古代瓷器的金边是什么?
古代瓷器出现金边,其实是因为釉料中含铁较高,釉流动性又很强,烧成中部分釉料从器物的口沿及底部流釉,呈现玻璃釉的透明本色,称为“垂釉”、“泪釉”、“堆釉”。由于釉中含有铁元素,因此,堆厚处还呈现褐色或深褐色。同时因为这种釉色与铁锈的颜色相近,因此瓷器界称为“铁锈口”、“泛紫口”。同时,垂釉部分由于厚薄的不匀,透过强光可以看见冰裂般的晶莹析出,特别漂亮,因此紫口铁足也是北宋官窑的特征之一。很多古瓷都具有这种特征,例如哥窑、张公巷窑、均窑等,但是不同窑口的釉料成分不同,因此“铁锈口”的颜色也有差别。
判断瓷器要综合各个方面,不能以一点就妄下定论。建议到正规的拍卖行和博物馆多看看,看看精品,看看真正的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