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长了黑点是什么?
在买翡翠时,很多人都被黑点深深困扰过。 比如这件翡翠手镯,有3处黑斑,是否影响价值呢? 这件翡翠挂件,局部有两处小黑点,会不会影响价值呀? 还有这种雕花吊坠,背面有一大块黑色杂斑,能不能把黑色杂斑去除后再加工哦? 类似以上的问题,在买翡翠时经常会遇到。那么今天玉帝就这个问题,来跟大家好好聊聊“黑”的事儿!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黑点”,它有哪些类型?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得从翡翠的形成开始讲起。 地质学研究证明,翡翠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地球内部矿物的混合物凝聚形成的。 在形成初期,翡翠是一种暗绿色带蓝的矿物晶体聚集体。随着后续压力释放和温度降低,晶体间产生缝隙,绿白色调进入晶隙之间,最后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翡翠。
虽然翡翠的形成过程没有水参与,但地质运动会使一部分翡翠暴露在地表,并逐渐风化。这个过程会使翡翠结构受损,晶体间填充的胶质成分减少,透明度提高。同时,表面部分晶体可能会断裂,形成“翠花”(绺裂)。 如果遭受腐蚀的部位是晶体表面,则会在表面形成黄色铁质氧化层。如果腐蚀发生在晶体里面,则会形成“石脑”或“石芯”。 “石脑”或“石芯”的成分与翡翠的颗粒大小有关。若颗粒细,为纤维状结构,“石脑”多为淡黄色;若颗粒粗,为粒状结构,“石脑”多为灰白色。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翡翠的品质。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说说“黑点”,它在翡翠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要想弄清楚这个,我们先要清楚两个概念——次生色和原生色。
顾名思义,原生色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颜色。而次生色则是翡翠在后期转变中产生的颜色。由于受到外界侵蚀,翡翠原有的结构和色彩会产生变化,从而产生次生色。 一般来说,原生色对于翡翠的价值评定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次生色的存在会大幅度降低翡翠的价值。因为次生色一般表现为污浊、黑色,会对美观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前面说了那么多理论性知识,其实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在购买翡翠时,能够理智对待“黑点”等问题。无论卖家如何宣传自己的翡翠无瑕(除了极少数天价满绿翡翠),我们购买回来,都要认真观察,有问题及时反馈给卖家处理。这样既能保护我们的利益,也能让店家今后更有诚信经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