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怎么区别窑口?

满家春满家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工艺和造型的区别上来看,定窑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确实对吉州窑有过影响,但是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

工艺:定窑白瓷在北宋中晚期采用了“覆烧”的方法,烧制的器物口沿被釉遮挡,称为“芒口” 。为了避免芒口的不足,常常对口沿进行镶铜、镶金、镶银、镶牙及镶瓷等 (吉州窑也有镶牙的工艺)。 吉州窑在南宋时也采用了“覆烧法”,但不及定窑普遍,而且吉州窑瓷的胎骨比定窑瓷要厚要重,釉没有定窑瓷莹润。

造型:北宋至南宋,吉州窑与定窑一样均有长颈浅腹的瓜棱壶,但吉州窑的壶,盘口较大,短颈,腹极浅,胎骨较厚较重 。

北宋时,吉州窑和定窑都有玉壶春瓶,但是吉州窑的玉壶春瓶 ,盘口大、腹浅、胫部也长。

北宋时,吉州窑和定窑都有注碗,但吉州窑的注碗,碗多呈斗笠状,浅腹;而注子注口矮,与腹腔不通,为实心圆形盖,瓜棱形执。

吉州窑与定窑都有仿钧窑月白釉制品,吉州窑的制品与定窑的制品相比,釉更厚更有玉质感,有的釉流淌比较厉害,甚至流成滴珠状。

此外,吉州窑中发现的白釉剔花器亦是先在器身上施化妆土,然后在其上剔纹饰,再于刻花露出的胎上刷一层薄化妆土 ,使得纹饰与地子有明显色差,从而突出纹饰,最后通体再上一层薄釉烧制而成 ,这种制作工艺,与定窑白釉黑花器是大不相同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