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什么瓷器?
建盏属于黑瓷瓷系,是黑瓷中的一个门类,是专为崇尚斗茶(黑瓷的盛行与宋代的饮茶风俗有关)的特殊人群烧制的用于斗茶、点茶的茶具。
建盏作为黑瓷代表,与宋元时期北方的茶业兴衰、饮茶方法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宋元时期,茶叶产区在南方,贸易中心却在北方,北方人崇尚的斗茶与建盏的出现推动了黑釉茶盏的制作与传播。在唐宋时期饮茶方式的推动下,黑釉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普通釉面到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等的出现,使得黑釉瓷从普通茶具、酒器转变为主流茶器。
建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场之一,专烧黑釉器,以碗盏为主,烧制出的黑釉瓷被称为建盏。由于产品普遍施黑釉,故通称“黑建”。窑场主要散布于福建省南平建阳区水吉镇、茶口村一带,以及周边的南林、大炉、池中、后井村等地,窑场绵延长达135华里,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创烧和停烧的时间之早和晚,为全国各窑场所不及,堪称世界第一大窑址,是古代窑业史的罕见奇迹。该窑始烧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宋代,元代以后渐趋衰落。据史料记载,建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茶盏和贡品始于宋初。宋徽宗对建盏喜爱有加,在他的《大观茶论》里说:“盏色以黑青为正,疏漏夭斑,纹细,暗纹为贵,晴雨兼施,大小之适宜。”
建盏是瓷林中的独特珍品,被无数藏家视为无价之宝。宋代以后,由于饮茶方式的改变,建窑逐渐走向衰落。随着历史的推移,建盏的制作工艺最终失传。
建窑黑釉器的烧制工艺是宋代瓷苑的佼佼者,烧制出的结晶斑纹是独特的自然奇观,给建窑带来了不朽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史学价值。如今,建窑已复活,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其烧制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建窑黑釉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产品在宋代被誉为“天下之白”,曾于南宋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东南亚以及朝鲜、日本等地,对当地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日本国宝级茶碗——天目建盏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