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有个葛什么?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离开长安之后写给李白的一首长一点的留言。其中有一句 “俊逸鲍参军” 指的就是西晋文学家鲍照。
杜甫在这首诗里用了很多典故来称赞李白文章写得妙绝。比如“笔落惊风雨”用的就是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自己的书法;“诗成泣鬼神”用的是曹植“建安风力”、“建安骨”来称赞李白的诗句像建安作家那样具有风骨力;而最后一句“俊逸鲍参军”则是用了西晋文学家鲍照自称“巧密而精微”来赞扬李白的文字写得精妙绝伦。
因为杜甫经常称颂李白是“谪仙”,所以后世很多人也不知道李白这个名字的时候往往认为他是神仙转世,或者以为他一定是个瘦弱苗条的美人——其实李白身材很高且十分壮实。
杜甫这句“俊逸鲍参军”似乎让李白有了一个形象,那便是像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族建安七子的领军人物,著名的诗人鲍照一样飘逸潇洒。 但是鲍照到底写啥呢 李白的乐府诗、五言古诗很多时候都模仿的是建安作家,但是他最独特的风格是在七律上。他的七律不仅首句不押韵,而且常常出句对仗很工,却完全不管它是否与上下联相关!这种风格只有到清代的洪亮吉那里才能找到一点影子。 举个例子吧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全篇对仗异常工整,然而两句之间关系却千差万异。
类似的还有《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日忽已暮。 逝将渔舟宿,不复干明主。 谁怜沧海别,千里泛孤云。 作者想赞美对方就干脆连用上、下句都帮他堆砌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