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镶玉吗?

何露何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它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疆域辽阔,西起欧洲多瑙河,东到太平洋,北逾西伯利亚,南越越南。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到1368年明朝军队攻占大都灭亡,历时162年。由于中国北方历经20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再加上蒙古游牧民族重骑射,轻工艺,崇尚简朴,反对奢华,加之长期战争的影响,都对制瓷工艺的发展以很大的阻碍。虽然如此,在广大制瓷工人的辛勤努力下,元朝的陶瓷工艺仍然继宋朝而发扬光大,并有了创新和进展。

景德镇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取代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建窑而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它不仅恢复了被破坏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生产工艺,而且还在前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发明和创新了釉里红、青花釉、红釉和镂雕等工艺技术。使景德镇的陶瓷业在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成为世界瓷器生产中最负盛名的重要产区。元代是青花瓷烧制和发展的繁盛时期。青花瓷是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出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的一种瓷器。它的优点是烧成后图案更加鲜艳、牢固,不易磨损,釉面平滑清亮而且不会掉色,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自从70年代江西至奉出土了“至元十四年”青花釉里红瓷器残片之后,证明了青花瓷在1354年前中国就已烧制成功。青花瓷是中国景德镇瓷厂最拿手的绝活,它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而且在世界瓷器制业中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青花瓷于13世纪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国外一些国家也相继仿制中国的青花瓷,但因外国釉料和工艺条件达不到中国的要求,始终不能仿制成功,最后纷纷放弃了青花瓷的生产。釉里红是在瓷坯上用铜红釉料进行图案装饰,罩上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它同青花瓷一样具有着色牢固,纹饰清楚的优点。由于釉里红对温度要求很高,烧制难度很大,合格率极低,所以传世品极为少见,非常珍贵。红釉瓷是元代的又一发明,它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铜的蒸发而使釉色呈红色或苹果绿色的釉。

红釉瓷的烧制也是由于烧制温度的高低和还原程度的差异呈现不同的颜色。如还原气氛浓就呈色好(红色),釉色淡就呈绿色。红釉瓷的发明对后来流行的矾红釉等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元代的陶瓷除了以上的新发明之外,在造型和纹饰方面亦有许多创新。其造型硕大古朴,纹饰绘工粗犷豪放,线条流畅自然,它一改过去文弱细腻的宋代风格。这除了与简朴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习性有关之外,还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有关。元代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东征战役,曾远征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在这一时期,中日韩和中欧的贸易空前兴旺发达。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323年至1338年就有60批中国使团出访海外各国,同时还来了60批外国使团访问中国。他们带来了许多各国的珍宝和工艺品,这就大大促进了中外陶瓷工艺技术和艺术风格的交流,在景德镇发现了许多带有伊斯兰文和波斯文装饰的青花瓷和青白釉瓷器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由于元代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国外对中国的瓷器和丝绸需求非常大,这就大大刺激了国内这两业的发展。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当时景德镇有100公里长的“陶河”,沿河“两行瓷窑,其数极众”,可见当时烧制瓷器规模是十分巨大的。但元代对制瓷业管的很严,禁止制造“玉”、“翠”、“金”、“银”字样的纹饰,更不允许烧制专用于皇宫的“龙凤”图案。如若触犯严格惩办,因此传世品极少,有字款的也很少,只发现“太禧”、“枢府”等文字款,而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