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自行车要进口吗?

丰淳丰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不需要,当时上海有“广仁”和“华昌”两个自行车品牌,据称是由台湾人投资成立的,但生产技术却是从欧洲直接引进的,不过由于质量不过关,后来被外商的代理商给打压了。至于价格,根据当时的记载是300-400元一架(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5万元),这个价位应该是不贵的,毕竟当时一辆捷豹牌二手轿车也就10多万元。

图:《大众汽车》1937年4月创刊号中关于“自行车”的介绍 图:《大众汽车》中的“自行车的种类与构造” 当然,这种价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太贵了,所以到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四川宜宾开始修建飞机场的时候,专门从欧洲订购了400辆“欧宝”牌自行车作为工人们上下班用的交通工具(注:该机场始建于1946年初,于1952年才完工,因此可以确定是在内战时期购买的),每辆大约值200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法币3800万元(注:这一数字按照一般观点来理解似乎有些过多,因为据载美军在日本投降后从东北运出8千辆自行车分给驻日盟军,每一辆车价值20美元左右,约合现今人民币13万元;又据载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一个师配备自行车2000余辆,那么这400辆“欧宝”自行车就相当于是2个师的配置)。

另外,从民国时的老照片来看,不少“洋行”的办公地点都有自行车作为接待客人时的“礼宾车”使用的。 2、需要办理进口手续,而且进口税率不低。据载在旧中国(1929年至1936年间)出口的自行车零件有3万个集装箱之多,价值达1亿多元,而同期进口的自行车仅价值700多万美元,相当于进口值的25%,可见关税之厚。除了缴纳关税以外,进口自行车还需要额外支付5%的增值税和3%的城市建设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