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都有哪些瓷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使工艺美术特别是陶瓷工艺得到飞跃的发展。
唐代以青瓷和白瓷为主要品种,南北各地瓷业兴旺发达。北有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窑场烧制白瓷;以曲阳、定州、磁州、鹤壁集窑场为代表的河北磁州窑系,烧制粗白瓷和白地黑花瓷;以太原娄睿墓、武安元华墓等唐墓出土了大量三彩釉陶器皿。
中原地区以黄冶窑、巩县窑为代表,除烧制北朝以来流行的青瓷外,还成功地烧制白瓷和黑瓷,尤其是烧出了前所未有的唐三彩和绞胎瓷。南方陶瓷有以越瓷为代表的南方瓷窑继续生产质地坚致、胎薄釉腴、青翠晶莹、类玉类冰的青瓷。
此外长沙铜官窑以多彩釉装饰瓷器着称。窑址遗存丰富,造型纹饰华美奇异、情趣横生,是中国古代釉下彩绘瓷器的发祥地,更是中国釉下彩艺术的发祥地。
在南北制瓷技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影响下,终于出现了南青北白两大瓷系。唐三彩的发明是我国陶瓷工艺的创举,它开创了釉色装饰、有彩色瓷器的新纪元,对后世釉彩装饰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全世界的陶瓷工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青、白、黑,南青北白、三彩辉映,是中国釉陶艺术之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