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瓷器有哪些?

季福梅季福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清初瓷器

清代初期,即顺治至康熙中期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清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尚未停止,加上前朝及本朝初年的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因此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仍沿袭明代制度,直到顺治十七年才正式归属工部。在此期间,朝廷仅仅恢复少数民窑来烧造官窑瓷器,并采用官搭民烧的方式。在这一时期,官窑青花瓷器的制作仍延烧明代万历时期的传统风格,造型浑厚,纹饰繁缛,以龙凤纹或吉祥图案装饰为主。釉里红与五彩等品种有烧制,但极少,且多为陈设用器。釉上五彩较明代有所发展,色料虽仍较为单调,但绘画技法日趋工整,纹饰以山水花鸟为主。

二、康雍乾三朝的瓷器

清代进入鼎盛时期,制瓷工艺亦达到中国陶瓷史的巅峰水平。康雍乾三朝生产的瓷器无论在品种的数量还是在制作的精致上都首屈一指,特别是雍正时期被誉为清代官窑的代表。

清朝康熙晚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海外贸易活跃,促使景德镇制瓷工艺全面复兴。当时的民窑获得很大发展,朝廷为扩大税收鼓励民窑烧瓷,并采取官搭民烧的形式,使官窑的生产量猛增,达到历史上的顶峰。在品种方面青花与五彩最受推崇,其产量与质量远远超过雍乾时期。这一时期青花与五彩、素三彩、斗彩、三果、墨彩、蓝釉、白釉、洒蓝等均有所成就。尤以青花的制作成就斐然,色料精选淘炼,钴料纯净,其色调呈鲜艳的青蓝色并出现黑色结晶斑点,青花绘染得法,构图疏朗,纹饰简练,笔意酣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器形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形体规整坚硬。康熙五彩是在釉上红、黄、绿、蓝、紫各种单色彩料基础上再用釉下钴蓝色料组成图案。其特点是以硬彩为主,彩料浓艳,勾勒简练,填色准确,具有工笔画面的装饰效果。器形以盘、碗、壶和笔筒、花盆、鱼缸为主,也有仿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风格俊秀。装饰手法新颖多样,尤其是发明了釉上蓝色在白色釉地上彩绘的“孔雀绿釉”,在黄釉上施以五彩,首创了紫金釉等品种,显示了康熙时期五彩的高度水平。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最后的昌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制瓷业的鼎盛时期。景德镇汇集了南北瓷艺的精华,其制瓷技术高超而全面,集古今窑炉之长,创制了烧成温度高、可大型化的新式蛋形窑炉,使明代以来的瓷业技术又有了新的提高,烧制出许多新品种和名贵的瓷器品种,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争芳斗艳,青花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一时期生产的瓷器有两大特点:一是品种多、批量大,品种的多样化和规模的大型化是康乾时期瓷器制作的标志;二是仿制前朝及明代宣德、成化等珍贵品种。官窑瓷器大量仿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与五彩瓷以及宋哥釉等瓷种,民窑还烧制仿钧釉、仿汝釉、仿官釉等各种名窑名瓷,并制作出仿珐琅彩、仿洋彩。无论在陶瓷制作的何种方面,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都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巅峰,这一时期烧制的瓷器,无论是仿古瓷还是创新器无不精美异常,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灿烂的篇章。

三、嘉庆至清末的瓷器

道光年间,在以经济的衰退和各种社会问题日见突出。这一时期生产量与品种有所减少,瓷器无论釉色质量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有所下降,但道光时期窑变釉和茶叶末等颜色釉仍有较高水平。嘉庆以后直至清末瓷器生产每况愈下,青花五彩、单色釉和粉彩等品种的制作开始走下坡路,质量急剧下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