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晚期庭愧是什么人?
在晚清时期,朝廷在用人问题上,采取了“宗臣”以及“行辈”的用人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一批批的权贵子弟进入朝廷为官,成为朝廷的重臣,而他们这些人被称之为为“阉臣”。
他们这些人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败坏朝纲。而朝中反对这些阉臣的大臣,就被这些阉臣称之为“庭愧之士”,而那些敢于同阉臣作斗争的正直大臣,也就被称之为“庭愧”。
朝廷的“庭愧之士”同阉臣做斗争,并不仅仅是在中央朝廷,同时在地方上也是这样。比如陕西的曹家,陕西巡抚曹鸿勋,与端方、良弼等,都是当时有名的阉臣,他们都属于慈禧太后娘家的亲戚。
当时陕西的封疆大吏,像布政使、按察使、道员以及补用道等,都是陕西巡抚曹鸿勋的心腹,曹鸿勋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他们这帮秦中阉臣,专以“庭愧”二字去弹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