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货有假的吗?
谢邀 “A货”是行业术语,即“天然翡翠”的意思;而“B货”“C货”等则是以人工处理的方式让低档翡翠的价值大幅提升的“染厂货”。 判断一块翡翠到底是“A货”还是“B货”很简单,只要看它是不是纯天然形成就可以了——若不是的话,那必然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假货”或“次品”。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如何认定天然形成呢? 其实,是否天然形成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我们难以用科学的方法去鉴定一块翡翠是否经过了人工处理。行业内通常采用“以形辨”的方法,即如果一块翡翠的外观明显是自然形成的,那么就算其内部可能存在着细微的人工处理痕迹,也归为“A货”范畴。反之,若一件翡翠的外形明显是人工作成的,那就必是“B货”了。 当然,现在也有用“测”的方法来鉴别“A货”和“B货”的。比如,有人用水头测试法、折射率测试法、密度测试法等等,以此来检验翡翠是否为“A货”。虽然这些方法可辅助判定,却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因为有时即便经受了人工加工,翡翠也会呈现出天然的形态。
要是最保险的鉴别方法,那就是不要购买没有权威机构检测认证的翡翠!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B+C货(也称“漂白充填胶打上玻璃底”)的翡翠,这些翡翠的外皮经过染色处理,令其看起来更光鲜亮丽,价值也随之上升。所以,除了要看是否有权威认证外,还要仔细观察翡翠的表面是否存在颜色不规则扩散、颜色凹进去等现象,要注意辨别色与底子是否浑然一体。还可以从价格上进行推断,一般低价销售的“B货”,十有八九都是“B+C货”。
翡翠的真伪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翡翠分为a货、b货、c货,其中a货是真货,而b货、c货则为伪品翡翠,鉴别翡翠的真伪(a货)主要看它上面的裂绺、棉柳有没有经过充胶处理,有没有经过人工染色处理。
一、翡翠a货的鉴别方法
1、看:透明度较高的翡翠c货或b货在强光下常可见到绿色在翻滚流动,这是因为翡翠的内部已经注胶,受热后胶体出现流动。天然高品质紫罗兰翡翠极为少见,因此,带紫罗兰色的翡翠饰品应特别留意,如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紫色变暗,则可能是用染色处理制成。
2、听:用绳子吊起翡翠首饰,敲击桌面,听其声音。一般来讲,a货翡翠清脆,b货翡翠沉闷。但由于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测试者的感觉和实践经验的限制,所以仅可作为基本识别方法。
3、测:测密度。翡翠假货一般呈注胶现象,密度比翡翠a货的小。但此法比较麻烦,需在专业实验室用专业精密仪器进行。
二、翡翠a货与翡翠b货区别
1、从颜色上区别:一般B货翡翠的颜色总是不够鲜艳,而且色调比较单调,往往只有一种颜色,另外颜色与底子明显分离,杂乱地悬浮在透明的底子上,一些质量稍差的B货翡翠,在光照下,还能看到颜色从绿色中间呈黑色的线条散布开来。
2、从质地结构上区别:B货翡翠在高倍数放大镜下都是裂隙纵横的,结构松散,不紧密,呈朽木状的外观,并且表面模糊,缺乏真实感。
3、从光泽上区别:B货翡翠一般不具有玻璃光泽,偏树脂光泽和蜡状光泽,看上去很"脏”,而且没有灵气。一些质量差的B货表面模糊,缺乏真实感。
4、从凹槽处区别:一般B货翡翠都是经过酸洗的,所以在一些凹槽处都有腐蚀后的残留颜色和裂纹。
5、从折射率上区别:B货翡翠的折射率比翡翠略低,在点测法下为1.60~1.62,因此它看上去透明些。
6、从吸收光谱上区别:B货翡翠因为经过化学处理,成分改变,所以没有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