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作品心语?
何家英作品心语之之一 常规
在画面上“常规”的东西,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而它的合理性往往是经过了几千年实践的检验。比如物体表面轮廓线在视觉空间中是不存在的,但是用线造型的方法却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实践出来的有效方法。用线造型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强化了明暗交界线,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是相通的。只是在我们中国,用线造型的方法被更纯粹化了。我们不仅用线表现了明暗的关系,甚至还表现了色彩明度的关系。在色彩学上,是用明度和饱和度来界定色彩空间的,也就是说,两个色彩关系的把握上,主要是把握明度与纯度的关系,而我们在用线造型的时候却基本上只把握了明度对比关系,色彩的纯度变化基本上从形式语言中排除了。这样一方面把色彩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另一方面也赋予了色彩以高度的理性,使得画面色彩单纯得令人惊讶。比如一件蓝色的衣衫,在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它原来的明度和饱和度,而在用线造型中我们基本上只把握了由光所造成的明度变化,而在纯度上基本上不大变化。一件蓝色的衣衫基本上还是用原来的蓝色表现,即使由于光所造成的明暗变化用线条来表现,我们也是在原蓝色的基础上加黑来完成,而对饱和度的变化则基本上不予考虑。
何家英作品心语之之二 目的性
线在造型过程中,每一条线条的形成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使得某些明度对比极强的部分,在造型过程中用线极为肯定,而有些非造型关系的部分则极淡,甚至极淡得不着笔痕,“任昉之而得”。这种“极浓”、“极淡”,加上“有笔”、“无意”,再加上“有形”与“无形”,造就了线造型语言的高度自由。既符合造型的要求,又合符了心理上的情感。这样,“常规”变得极不“常规”了。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不似之似”。
何家英作品心语之之三 意识流
用线造型的过程就是意识流的过程。也就是说,线是思想轨迹在造型中的最直接的流露。西方的素描是先确定“五调子”关系,然后再塑造体积,体积塑造完整了之后,再进行调整,使之进入画面的“大关系”当中。而在用线造型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是以进入“大关系”中寻找造型关系,所以,其造型过程就是从“大关系”到局部深入再到“大关系”的循环反复过程。因此,用线的方法,是把对形的认识和创造统一在一个过程中完成了。所以,用线的方法是“以大观小”的从整体到整体的过程,而不是“以小观大”的分析归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