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元什么意思?

万俟玉嘉万俟玉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解元、会元、状元称为清代三元,清代三元进士,就是指在清代同时获得解元、会元和状元的读书人,清朝获得三元进士共有17人。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历史悠久,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断于清末。科举考试的等级由低到高次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解元指乡试第一名;会元指会试的第一名;殿试分三甲,甲的第一名为状元。连续三次都得了第一名,就是所谓的"三元"。

“三元及第”作为封建社会读书人所能企及的最高标准,“连中三元”被视作人生极致,因此成为许多士子文人梦寐以求却又终生难遇的最高荣誉。由于科举考试的难度极大,所以历朝历代能够实现“三元”大满贯的幸运儿并不多。

我国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度,自隋朝的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到清朝的光绪丙午恩科(公元1905年)的1318年间,开科考试700余榜,考过三元的只有13人(一说14人,一说18人),可见能够三元连中是何等的不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