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研究瓷片的吗?

岑奕智岑奕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研究瓷片的学者应是赵汝珍先生。他出生于1873年,1950年去世。他幼年随父习商,后在上海开钱庄,并担任上海国货同业公会会长。赵汝珍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收藏家,兴趣十分广泛,他精通古画、字帖、古籍善本、碑帖、印章、砚墨、烟壶、鼻烟盒、钟表、古铜铁器、古玉器、金石、明清家具、古砚、古今印章、文房四宝、文房清玩、古今漆器、历代丝绸、景泰蓝、玻璃器、刺绣、古钱币、陶瓷、景泰蓝玉器、雕塑、竹木牙器、金银器皿、古玩鉴定、古玩估价等等。由于他学识渊博,所以著述颇丰,他撰有《古玩指南》、《古玩ABC》、《鉴定陶瓷假货秘诀》、《仿古探微》、《古今外夷考》、《钟表考》、《明清家具快鉴》等10余部专著行世,共约200余万字。

赵汝珍先生对古陶瓷十分看重,他在《古玩ABC》中专门有专章论述古陶瓷,而且在《古玩指南》中,他关于古陶瓷的论述占了全书的1/2左右。他不仅论述了从宋至清的著名窑场及其制瓷工艺、艺术风格和鉴识真伪的方法,还论述了古陶瓷收藏的原则(以收藏传世品为主)、古董商作伪手法以及对古陶瓷的估价,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关于宋元明各朝青白瓷和明代仿成化斗彩鸡缸杯的论述,是清代研究瓷片的重要论著。

赵汝珍先生对古瓷片特别喜爱,在搜集古瓷片上曾花了很大功夫,在全国各地搜集了大量各时代的瓷片,仅宋代定窑瓷片就搜集了2000多片,其中有一部分瓷片已破碎为3到5块的,他都要一一配好,用糯米汤粘好,再放入米饭锅中蒸半日取出晾干备用。他还专门在家中辟出房间堆放这些瓷片,足见他对瓷片的重视。

从赵汝珍先生的论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古陶瓷研究中特别重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他十分重视科技的运用,在研究古陶瓷时,他重视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获得比肉眼更为精确的科学依据。如在论宋代青白瓷时,为了精确区分江西不同窑口生产的青白瓷釉面的差异,他写道:景德镇和湖田的青白釉以肉眼看来几乎是一样的,如果拿显微镜来看,就可以发现釉面光润莹澈的是景德镇所产,釉较粗涩的是湖田所产。

在辨别宋元青白瓷的真伪时,他写道:宋元青白瓷是用水点红的方法施加彩饰,由于红彩的粘附力不够强,所以红彩极易磨损,器物收藏日久,有些釉上红彩往往被磨损露出地子,因此,宋元青白彩瓷,必有红彩漫漶处,如果釉上红彩完好如新没有一点磨损,釉质过腴润,釉下彩绘过工致的青白彩瓷,则可定为伪作,新仿青白彩瓷,由于没有磨损,釉色也太腴润,用显微镜来看,彩绘的笔触也太清晰犀利,如果用手指去摩挲仿品的青白彩瓷的彩饰,则会感到十分光滑(说明彩饰紧粘釉面,没有老化磨损),如果有此感觉,则说明这件青白彩瓷不是宋元产品,而是后世之作。他又如在论斗彩时还强调斗彩的黄彩,经过年代久远,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其黄彩的结晶物,利用此原理,就可以鉴别出晚仿的斗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