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字清代如何写?
云字从雨,上有回声,所以云字上边不能加点。乾隆帝自幼饱读经书,精通史传,通晓五经,下笔成章、出言成诵,常使大臣们称奇和叹服,并有“十全老人”之称,这与他的多读书、不迷信、敢于创新、有自己的见解的学风是分不开的。当乾隆帝当上皇帝之后,为了使自己与众不同,他要求“御笔”——皇帝本人亲自写的字要与别人有所区别。于是,在他写的很多汉字上作了重大改革,下面仅就云字为例。
云字历来有繁体、简体两种,在繁体字中,有“云”字,还有云气的象形字“云南”的“云”,在古代“云南”一词分别由这两个字组成。在简体字中“云南”两字都写作“云”。“云”字从雨,上有回声,所以“云”字上边不能加点。乾隆皇帝在书写云字时不仅经常在上部加点,而且有时干脆就加两个点。为什么在书写时要给云字加点?有人认为是云朵在天空中飘流时,阳光在云底反射所出现的白色斑点。但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清代满族信萨满教有关。萨满教是中国北方民族包括满族的固有宗教,信奉多神、万物有灵。萨满教徒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白仙”在主宰,主宰天的是“天仙”,主宰地的是“地仙”。因此,皇帝在云字上加点,并把字写在“云南”二字上,可能就有求“白仙”保佑的意思在内。皇帝是真龙天子,他的言行都是正确的。“御笔”有异,于是,“皇笔”改字正式纳入汉字改字范畴内,并作为“御书”,流传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文字的阶级性和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