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有哪些书法家?
江苏省镇江市的书法创作队伍,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粗略统计:在全国书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著名篆刻家40余位中,镇江籍有15位;其中,当代书坛名家、国家级书协主席2人(沈鹏王镛),中国书协副主席9人(林岫孙晓云张旭光顾亚龙朱关田吴善韶吴东民赵长青谢云)中国书协理事13人(单国强刘一闻李刚田杨明臣张同印言恭达倪进祥吕世明曹宝泉徐本一胡抗美高庆春韩天衡)中国书协会员276人(含部分离退休人员)。此外省书协主席、副主席和常务理事也有数人为镇江市书法家或曾经工作生活在镇江。因此说,“镇江是全国的书法重镇”,是不为过的评价! 下面我按时间顺序介绍一些镇江书法大家的事迹,以飨读者。
(一)近代及民国时期
1.柳如是(1618—1664年)本名柳隐,后改名柳如是,字如是,又名河东君,幼即聪慧好学,擅长诗画,尤工诗词,清初杰出女诗人,在艺术上的造诣与陈圆圆等齐名。又工书画,擅画墨竹,学习文徵明,能评词论画,并著有《湖上草》集。
2.王圣俞(1887-1951)原名廷俊,号静庵,丹徒人。曾任国民政府国语统一委员会委员等职。工诗文,善书法,其小楷深得二王遗意。曾主编出版《国音字典》,并撰写序言。
3.黄仲苏(1882--1964)原名景福,号涤凡,别号涤凡老人。丹阳人。清末贡生。历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县教育会长兼两淮中学监督等职。擅诗文,精书法,尤以小楷见称于世。
4.范希曾(1892——1963)字寿祺,号铁琴,丹徒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曾在丹徒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任教五年。解放前在上海生活多年,抗战胜利后被上海市教育会聘为书法教授,同时开设“书法研究会”。1958年在镇江举办个人书法展览。
5.潘志恒(1902―1992)原名维新,字伯谦,丹徒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1927年至香港创办信源印刷厂、诚华印刷公司任经理。1946年到台湾任《中央日报》社总管理处经理。精通英、法、日等多种外语,书法以二王为主,草书得力于孙过庭、怀素而自出新意,被台湾书界誉为“潘体”。
6.钱松(1784~1819)字听翁,一字叔盖,浙江钱塘人,清代篆刻家,官外府幕府。少好刻印。乾隆时,篆刻流行皖派,以邓石如为首,钱氏从之,得其指授。所作印白文多古拙,朱文多流美,自成面目。
7.陶浚宣(1876 —1942)名濬,字浚宣,以字行。丹徒人。光绪丁酉科举人,曾任江苏督学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国立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民党元老。工书画,善诗作,喜收藏。
8.汪衍振(1892-?)字子昭,祖籍安徽休宁,世居苏州。汪衍振自幼喜爱书法和绘画,青年时代拜苏州画家马衡为师习画。他临摹古人作品极像,尤其是明代的董其昌、邢侗等人的真迹,更是惟妙惟肖,以至于有人拿着古纸让汪先生临摹验证真伪。汪衍振也仿制了不少古代名人字画,但从不出售牟利。他对所制假画并不讳言,反而以此为乐。他曾自题一联:“赝鼎虽假实传名,吾愿为之,非为利;神品虽真未遇赏,谁肯购者,岂求知。”
9.萧娴(1902 ——1997)字稚秋,自署悲庵、迟散人,贵州贵阳人。中国现代女书法家。自幼爱好书法,初学魏碑,七岁时就能书写四体千字文。她初学钟繇,继习王羲之,再涉魏晋诸代,最后致力于北魏。中年以后专攻魏碑,吸取了魏碑的精华,形成自己雄强朴茂的风格。
10.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著名学者、书法大师,曾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1979年后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第三届浙江省政协常委,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二)当代及现当代
1.郭沫若(1892.11.16~1978.6.12)四川乐山人。新中国首任文委书记,著名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自成一家。
2.胡小梅(1914-2009)江苏丹徒镇人。1946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文物鉴定工作。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文博系兼职教授。
3.章钰(1879 ~1965)字式之,号倦鹤,晚号倦叟,又有别号苦学居士,浙江湖州南浔人,寓居上海。晚清进士,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校勘学家、金石文字专家、收藏家。擅书法,精鉴别,藏书数万卷,为海上四大藏书家之一。
4.张宗祥(1882—1965)字筱斋,一字伯樵,号菱舟,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古典文献学家,古籍整理家,书法家。毕生从事古籍整理事业,参加《四部丛刊》编纂工作。著述丰富,主要有《读画录》《南湖随笔》《张宗祥跋尾》《袁崇焕遗集疏证》《海宁张氏丛书辑补》等著作。
5.来楚生(1903─1975)浙江杭州人。原名稷,笔名谷梁、木居士等。我国现代杰出篆刻艺术家,“浙派”篆刻艺术的最后代表。他的篆刻师承秦汉,博采广取,吸收各派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人物之一,对日后篆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沙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