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国辛亥二毫的银币吗?
这个真没有,只有“大清国”、“中华帝国”这种臆造币。 楼上各位已经回答了,为什么民国会有人制作发行这种臆造品呢?因为清末民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割据纷争,各种势力都有,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别人都是叛乱,于是都印自己的钞票(包括袁世凯称帝时)。所以这些钞票上面都是“中华XX国”或者“大中华XX国”,除了年号不同,其他几乎一模一样。如下图: 所以看到这种银元不用奇怪,确实没有铸造过这样的银元。
另外还有一种叫“圣元”的钞票,由于当时各地军阀各自为战,彼此不服气,甚至互相不承认对方,于是在自己的地盘内就自称自己是最正宗的,是“正元”,别人的都是“伪元”。这种圣元也是当时流传比较广泛的赝品之一。
再说说题主这枚银币,虽然照片不太清楚,但还是能看出一些门道的,比如版别上的“曲发北洋”和年份的阳文“1932”,还有就是背面的嘉禾图案。其实这背面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为什么说背面有意思呢?因为这一面原本应该铸上“壹圆”的,但实际却成了“壹角”“贰角”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袁大头分三个版本,分别是袁大头、中头(中华民国二十年造)和大头(中华民国八年造),每个版本的正面图都一样,只是背面略有差别,分别如图: 可以看到,普通袁大头和年号的袁大头背面都是“壹圆”字样;而中头的背面则是“中华民国二十年年造”或“中华民国三十年造”;大头的背面是“中华民国八年制造”。
那么问题来了一枚本该是“壹圆”的银元怎么变成了“壹角”或“贰角”了呢?!这是因为在铸造的时候,机器出问题了,导致一部分的袁大头背面铸出了两个角——即所谓的“角币”。这就是题主这枚银元的来历,因为它本来是一个“角币”,但由于流传过程中磨损严重,又变成了“壹圆”,因此看上去像是新银元。不过尽管它很新,却也是一个臆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