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二十四年银元中圆吗?
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当时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因为通货膨胀严重,所以发行了面值很大的纸币,同时限制白银出口。而当时国际上汇率是1美元=10银元,因此国民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就发行了面值1美元的银元券,也就是“样币”。 由于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且国统区经济混乱,因此这种银元发行量很少(仅7400万块),加上当时条件有限,制作非常粗劣,很多流通的1美元样币甚至都没有英文缩写“US”字样,因此流传下来的极其稀少,现在一枚普通版本的1美元样币都能卖到2万多人民币。 上图就是市面上常见的第二种版别的1美元样币,正面有蒋中正肖像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度外汇收支平衡,继续支持关税自主并加强统制”字样。背面则是装饰图案。
但题主说的“中圆”估计是指袁世凯在民国元年即位后(1912年)在天津造币厂铸造的、作为替代“龙洋”的“袁头”银币,俗称“袁大头”或“袁头币”。 因为袁世凯称帝之心早有萌发,所以在“袁大头”上刻印袁世凯的侧面头像(有点类似于乾隆年间铸的“乾隆通宝”)。但是此时中国政局动荡不定,各地军阀割据一方,袁世凯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