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切割翡翠原石?
乔慧最佳答案
我是在缅甸曼德勒开玉石切割工厂的,有货可以找我哦 很多客户都以为我们瑞丽、揭阳这些地方有非常大的加工场,其实真正做原料切工的加工厂都是分布在缅北地区,像曼德勒,密支那这些城市。因为这里的原材料价格相对便宜,人工成本也便宜,更重要的是没有“偷工减料”的说法,因为没人会跟你耍花样!
在切料之前,一般卖家都会给你发一张原石的正面和反面照片,告诉你大概的重量和尺寸。这样切出来的成品,不会差太多。 但如果卖家拿来的料子本身就有问题的话(比如:烧皮,翻砂等等),那就需要重新判断了!
首先:是切料还是磨料? 这个根据你购买的原料而决定,如果买来的原料表面有很多瑕疵,或者种干水枯,那就需要先磨掉原有的部分,尽量保留好的地方,重新制作;如果是买的毛料,那就好办了,直接切出来就行啦…… 其次:怎么切? 切粒(切成小块的片料)还是切条(切成细细的长条),这个要根据原材料的大小和形状来决定。一般来说,切粒比较容易控制,不容易出现太大面积的废料。但切条就需要考虑料子的粗细均匀度和切片后的厚度了,太厚或太薄都不好看,不均匀更是不行。当然,切条还可以再加工成戒面啊,挂件啊,珠子啊什么的……不是大问题。 最后:如何抛光? 抛光一般分为机械抛光和手工抛光两种。机械抛光就是用油泥等辅助材料将切好的原材料放入抛光机内打磨,抛光机分成多少不等的槽沟,这样石料就能在里面滚动起来进行抛光。但是这样抛光的材质会比较粗糙,容易留下划痕。
手工抛光就是工人拿着刨刀一类的工具,一点点去刮去磨,速度很慢,但是效果比机抛要好很多。最后还要给成品进行热处理,不然会有裂纹。
翡翠原石要经过雕刻师的精巧设计和匠人的精细制作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翡翠饰品。要发挥玉石的天然美、雕琢美、文化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制作步骤。第一步便是切割,这是制作翡翠首饰中一项很重要的工序。
我们常见的翡翠原料通常分为砾石和山料,砾石是被水冲刷成浑圆状以后所形成的料子,表面有皮壳,也称水石、子料、仔料。皮壳之下,有的部位会保留原有颜色,行内称为“色根”,玉质细腻,水头足,具有玻璃光泽。质量较好的翡翠原料多为砾石。
行内流传“没有白给的翡翠,只有白给的柴胡”、“人怕出名猪怕壮,翡翠怕有皮壳包”等话语。因为玉石商在出售带皮壳的翡翠原料时,是很难说出其内部玉石的具体情况的,只有买了后切割打开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所以价格一般定得较低;而山料无皮壳,玉肉裸露在外,其价格相对较高。
不过,带皮壳的翡翠原料,由于有“色根”,如果匠人设计巧妙,可获得出人意料的美玉;反之,如果玉石商“出千”做假,或是匠人设计失误、玉匠手艺不精,就可能得到“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柴胡”。所以,雕刻师在切割之前必须对原料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确定最佳切割角度,避免因切割不当造成浪费玉石原料或使成品价值降低。
切割的目的是:将原料切成所需大小,除去不可利用的废料,使内部玉石全面外露。切割机主要由固定在轮盘上的薄片状金刚石、电动机及冷却装置等构成。根据切割形状的需要,轮盘上可换用不同形状的金刚石刀盘。玉匠在切割时将翡翠原料放在切割机的托架上,开动电动机带动刀盘高速旋转,玉匠控制托架使刀盘与原料相接触,并将水不断浇在刀盘与原料的接触面上,使原料沿所需切面被切开。有时将较厚的料一次切成两半有困难时,可将料片切上一豁口后再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新断面比较粗糙且呈暗青色,需要进行粗抛光才能恢复翡翠玉石表面的光泽,观察其颜色、结构及裂纹等。
俗话说“一裁二琢、七分雕琢、三分原料”。在翡翠玉石的制作过程中,琢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如何去掉废石,保留利用有利用价值的玉石;也关系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翡翠玉石的天然美和雕琢美,突出个性。因此,琢型设计需要把玉石的原料、大小、形状、颜色、内部结构缺陷等考虑周全后才能进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和价值。
在构思中,玉匠要充分运用艺术的夸张、联想、对比以及借题发挥等手法,对翡翠玉石的表层颜色、石纹、裂隙、脏点等进行周密的思考,使琢型图案既突出个性,又最大限度地利用玉石本身的天然优势和颜色特点,既要考虑成品的造型美观、纹饰得体,又要巧妙地去利用或掩饰玉石原材料的缺陷,使玉器达到自然和匠意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