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维多利亚银币价值?
1890年,由于英国政府对银矿的开采和提炼控制了所有手续环节,并实行了严格的出口禁令,导致了国内银圆供应紧张。而当时香港没有银圆铸造厂,清廷又拒绝提供铸币机器(认为会影响王朝权威),于是在1890年至1894年间,由英国在香港总督授权下,委托驻港英军总司库阿礼国大人(Sir John Francis Davis ALI K.C.M.G. )以海关关余(即关税剩余款项)代为采购意大利铸币机器,并在香港试铸银圆。这些银元俗称“广东版”、“香港版”或“三洋版”。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利不受侵犯;经严格审查,核准后可在本市发行人民币/港币流通券。 尽管这些钱币上印有“香港造币厂”字样,但它们其实是委托其他公司代造的。这主要是因为香港没有自己的铸币设施。 这些硬币的图案都是英国标准图案,面值有大英帝国的“半便士”“一便士”,以及当时的中国货币单位“库平银一两”、“七钱三分”等。背面则刻有“HK”代表香港,或是“CP”代表中国。其中一部分还有“J.D”的标记,这是时任香港总督的英文名字缩写。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本身是代铸的外国币种,所以目前这些银元价值不高,在收藏市场上一般卖不到50元。 但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古董货币却受到一些西方人士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