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有收藏价值吗?
就中国来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帝才可以发行货币,而民间不能干涉。这就决定了古代中国的货币主要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也就是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在这种制度下,除了官方以外,任何私人或团体都是无权发行货币的;私人的财富用金银或铜铁等金属形式存在,就是所谓的“贱金属”。到了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之后,西方货币制度和纸币印刷技术随之传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旧中国有中央银行(后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银行之分,但都是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国家银行体系。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然而,自1957年后,随着市场物价逐步放开,人民币也不再是完全统一定价,各地(省、市)也开始发行地方性货币,即现在大家熟悉的“纪念币”、“钞王”之类的东西。这些货币由当地财政发行,面值往往比较大,如湖北省曾经发行过面额为10万元的硬币,广东省则发行了1元面值的人民币纪念钞。 当然,这些地方性的货币并不像古代的“宝钞”那样实行无限法偿,即并不是所有交易都必须使用它们,只限于在某些特定区域或是某些交易项目中才能使用。不过,正因为如此,它们具有了收藏的价值和乐趣。加上它们的发行量一般都很有限,有的甚至连印版都被保存起来,成为珍贵的文物。这类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旧币”如今身价不菲,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