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册有收藏价值吗?

怀柏曦怀柏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987年上大学,每月生活费30元(其中包含伙食费和住宿费),那时候在邮局买信纸、信封和明信片要不了多少钱,一个月零花钱20元左右,足够用了;现在的孩子可能无法想象当年没有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想买东西得去实体店,而且那会儿物价还不算太贵,20块钱能买挺多东西的,买个信纸、信封和明信片绝对够用的了! 那时候也没有手机通讯,互相发送信息得去邮局,把你想对她说的话用短信的方式发给她,邮局会把你的短信打印出来,送到她的手上,这感觉很浪漫吧~~ 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慢”字怎么写了,因为现在的一切都是“快”速发展的,从高速路到高铁再到飞机,从前天晚上订票明天一早就到目的地,这种速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便捷还是浮躁,我们太急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但我们忘了人生不是竞速游戏,我们要慢慢地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以前我每个月都写给远方的朋友一封信,寄出去的信件都不是马上就能到的,需要经过若干次中转,一个月之后才能到达对方的手中,我的信件一般都是机打,然后在最后一页盖上红色的公章以示正式,到了第二年春天或者夏天,对方才能收到我一年之前的信函,不过那时候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对方收到我的来信后会给我回信,我会在一个月之内收到对方的来信……这是一种期待,一种遥遥无期的期待,那种期待就像牛郎织女一样,虽然相隔十万八千里,但彼此的那颗心是相连的。

现在我依然保持着写信的习惯,只不过现在的信件不用手工填写,输入电脑后直接可以打印出来了,但是邮寄的速度很快,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不过却少了些韵味,我觉得现在的邮件缺少了一份等待的快乐,同时也少了那份邮寄部门因找不到收件人会将信件退回给我的惊喜(因为以前常常出现这种状况,所以每次寄信时我都会在信封上注明“勿找”“退回另交”等字样以免尴尬)……虽然现在有更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但我还是会选择慢一点的通信方式,留下一份等待的美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