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介面是什么玉?
“翡”,指绿色(或红褐色)的玉、石;“翠”,指青白色(或带黄色的白色)的玉、石。二者组合表示色相如翡似翠,泛指美玉。 《南齐书·舆服志》:“金玉珮,大佩之璜,以翠为藻。”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妇人看见贾宝玉身穿缟素,更觉比先前清雅了十倍,容貌上只觉得丰韵绝伦” 这里的翡和翠,都是用来形容颜色的。
后来,人们习惯于用“翡翠”来特指翡翠,一个由南方至北方传播的玉石。 南宋乐史《石林燕语》记载:“元符以来,云南进贡碧绿软珠,谓之‘翡翠’,色正浓翠。”这里的“滇”就是云南省的古称,说明此时翡翠已成了云南省特产进献的玉石。元代伊士珍《琅环记》中提到了一种与翡翠颜色相近的宝石:“西方有石。色赤如火。中有纹理。可作装饰品。盖翡之属也。”但这里的“翡”指的就是红色的意思,不是绿色的翡翠。
明代杨慎在《丹铅录》中说“俗传波斯国出绿宝石,亦曰菲锡,误也。应作翡。”“故凡绿宝石皆曰拂翠。”这已经明确把绿宝石和翡翠区分开了。清初赵彦道的《云谷杂记》中也说:“西域有石曰非赤,可为首饰。”同样指出了绿宝石和翡翠的区别。 于是,到了清朝时,官方正式确定了两种玉石的名称:绿宝石叫“翡”,无色或色浅的绿宝石叫“翠” 。清许联捷撰《凤皇台集》卷一《咏翡翠》注曰:“翡音费,翠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