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人民币如何估价?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很广泛。我答一下关于第四套人民币八零版的升值问题吧。 第四套八零版人民币从1980年发行至今已经36个年头了,在纸币的升贬值中,第四套八零版可以说是跌跌不休,从最初发行的1.6元/张,到2007年的25元/张,再到如今的450元/张(2005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的CPI平均数值),贬值将近百分之二百五十,可谓相当惊人!那造成这种局面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当初设计这张钞票的时候印量过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四版人民币80版50元印制数量高达23亿枚,而当时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只有20万亿,也就是说全国人民每人平均持有0.115元的80版50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发行量在当时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费负担,同时由于科技水平有限,残次品率较高,导致最后流通到消费者手上的全新钞并不多;再加上那个年代防伪技术相对落后,制作钞票使用的浆糊含有碱性物质容易使钞票发霉,加上我国的货币发行主要是依靠各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来实现的,也就是银行手里没有多少真金白银,多数是依靠信用来进行放款和还款,因此当时的人们对于纸币的新旧程度、含银量和是否流通都不在乎,往往一张白纸涂上颜色就当钞票使用了,所以那时候的纸币造假成本比较低,真币假币不易分辨,央行只能采取大量印刷的方式来弥补损失。
其次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通货膨胀不断加剧,1980年到1990年间CPI上涨了近倍,这样导致了纸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而人们手中的钱因为通涨的原因实际价值却变得更高了,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政府不得不采用加息的方式吸引民众储蓄,而高利率又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从而间接促进了房地产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而纸币作为这一经济的衍生品,自然价值不高; 另外一点原因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处于国际地位稳步上升的时期,周边国家对我国封锁禁运的现状有所松动,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汇储备连年增长,于是人民银行便采用发行外汇兑换券的方式来满足人民对外汇的需求,而这一举措显然是对80版人民币的一种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