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民币有补号?
为了预防残损人民币流通,保证人民币的发放有序和完整。 人民币在印制过程中,由于流通过程中磨损等原因,造成纸币出现残缺、污迹等不能正常流通的情况,需要由银行按规定的程序予以换发新钞。为了保证人民购买的货币是完整的货币,必须对旧币作一定的标记,以便于识别。所以,我们在街上看见“缺角”的钞票,不要小看它们,它们是“身份”特殊的钞票——它们曾经是一枚完整的硬币!因为它们曾经作为合法货币流通并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是流通过程中磨损严重),使它们的“容貌”遭到破坏,无法继续执行货币的义务,才被“缺了一角”送到银行,经人民银行批准加印数字或字母后,重新投入市场。
有些国家发行的纸币是没有补号的,但它们可以通过银行兑换到完整的货币。而我国的人民币是不能兑换的。人们在使用中非常注意爱护钱币,但有时也难以避免人为损坏的现象发生。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各种面额的新钞,同时也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损坏的人民币,可按有关规定要求银行给予兑换。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票据都已实现无纸化操作,只有部分小面额现金及银行内部管理需要的账目核对、查存贷、资金调拨等方面还采用纸质凭证,但这些已经实现了完全密封式管理,不再外露,更不会进入流通领域,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补号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