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多墨币?
如果只讨论理论上的可能性,那就是有概率的。 假设某国发行的钞票在其他国家流通,则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必须小于零(否则人民会要求用外币替代本国货币);且该国政府的负债能力(即政府发行债券的能力)要大于或等于其货币发行量(否则就会陷入印钞—通胀的恶性循环)。 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B=A/P,其中A为该国政府的负债规模,P为一元硬币的重量。 只要不增加新的债务,只要不断发行一元硬币,且每次发行后能尽快回到国内,那么无论出口多少产品,进口多少资源,都永远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然而现实是没有这么完美的——不论哪个国家都要靠借钱发展经济,而钱借得越多,理论上需要的经济增长率越高(因为GDP的增长要能够覆盖偿还利息和本金的成本)。这会导致两个问题:
1、名义增长率高过潜在增长率,此时如果外债规模不变,则政府必然要大幅增加税收或者减少支出以平衡预算,导致实际增长率下降超过名义增长率,这就是凯恩斯主义所说的“通货膨胀是税”。
2、为了偿还本息,政府不得不增加税收或减少公共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名义利率要高过无风险利率,借款成本高于预期,经济停滞的风险上升。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虽然理论上只要有出口就能保持财政平衡(甚至可能赚些外汇),但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自主地控制贸易余额,尤其是制造业对外贸易盈余。除了贸易因素之外,汇率也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从现实角度来讲,只有非常贫穷的国家才有可能通过出口来补贴进口并维持物价稳定(因为赤贫所以不用负担太多的公共福利支出,财政赤字也不致于让银行感到恐慌从而导致流动性不足)。但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大力发展经济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