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草书谁最好的?
个人比较喜欢王羲之的草书,清新流畅、洒脱飘逸;其次喜欢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奔放潇洒;再然后是怀素的草书,潇洒飘逸、苍茫雄浑。
《书圣王羲之》有记载说王羲之时常看到鹤在空中飞翔,姿态非常优美,就根据这种景象创出了一种新的草书——飞白书。用浓淡相间的笔墨书写,字中的笔画似云雾缭绕,时隐时现,这就是流传后世的飞白体。代表作是唐虞世南写的《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传至唐代,由李世民带领开始复兴。唐人普遍好书画,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和造诣。孙过庭的《书谱》论及王羲之的草书时说“逸少(指王羲之)之一代奇才”,对王书是相当推崇的。可见在唐朝王羲之的草书是多么地受欢迎!
而到了宋朝,崇尚书风发生转变,大家更偏爱瘦劲的字体。因此王羲之的草书受到一定程度的冷遇。赵恒的《真书千字文》云:“王羲之书《乐毅论》、《黄庭经》行楷书,字势逸趣,不蹈袭前人。”足见其变化之巧妙,风格之独特。 晋唐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时期,也是书法成就最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书法家很多,但真正能够称得上大家的却并不多。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算是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还有很多人的喜欢和学习。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楷书作品最为传世,比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这三个人的书法各有各的特点,但细细品来又颇有几分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