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蓝釉花盆值钱吗?
清代的瓷器品种相当丰富,不仅有青花、斗彩、粉彩、珐琅彩,还有釉里红等色彩斑斓的彩色瓷器,同时也有纯白色的瓷器,以及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蓝釉瓷器。蓝釉是一种以钴作为呈色剂的釉彩,在高温下呈蓝色,清代蓝釉瓷器中著名的有霁蓝釉瓷器、洒蓝釉、天蓝釉瓷器等。
清朝宫廷大量烧造仿古瓷器,清中期以后的霁蓝瓷器逐渐失去了创制时的浓厚古朴的气韵,其造型虽以仿明代器为主,但施釉较厚,釉色青中微闪紫色,釉面呈奶油感,有粉化和流釉现象,光泽度较柔和,青花发色也浅淡,纹饰笔画略显粗松,与明代霁蓝瓷器有着较大的区别。
霁蓝也称祭蓝,它是烧制难度最大的一种颜色釉瓷器,烧制温度在1200-1300摄氏度左右。这种颜色釉瓷器的生产始于唐代,宋朝、夏金时期也有烧制,元代出现了一种“黯蓝”色釉,与霁蓝色极为相近。
霁蓝的出现是受西域少数民族瓷器的影响,在14世纪的纪元前,阿拉伯国家就已经能够烧制湛蓝如蔚蓝天色颜色釉瓷器,称为“青花瓷”。霁蓝是元代景德镇仿烧的佳品之一,明代的霁蓝釉瓷器在制作工艺水平上,比元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明代皇室和宫廷日用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
明代霁蓝瓷器的质量在成化、正德、嘉靖三朝达到鼎盛。从万历朝开始,霁蓝的烧制技术逐渐出现衰落的状况,但万历朝霁蓝瓷器仍保持着明代霁蓝的精美风格,康熙朝霁蓝釉瓷器的烧制技术虽然有了恢复,但质量水平却未能达到明朝的水平,尤其以雍正霁蓝瓷器在康熙、乾隆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乾隆皇帝酷爱瓷器,他对霁蓝的制造、呈色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从《乾隆大事年表》上记载可以知道乾隆五年,即1740年,“霁蓝”正式改称“祭蓝”,乾隆皇帝将其定为宫廷祭坛上专用陈设瓷,并且规定只有在“天阑之祭”才能使用,平日则封存不用。
洒蓝釉的出现应该比霁蓝釉早,最早在唐墓出土的瓷器上已能见到洒蓝釉的风格,宋代官窑、元官窑和至正年间都有洒蓝釉的制作,洒蓝在元代又称为“雪花蓝”。洒蓝釉的颜色有青、蓝、白不均匀的花纹或者斑块,洒斑大小分布不均,因釉料堆积程度不同,釉层下的颜色透出或深或浅的色底,因而形成色泽深浅不一的斑纹。洒蓝釉以明宣德时烧制的最为出色,有的呈色似晴蓝天色,有的似雨过天晴后的色彩,釉面产生大量斑纹,形成色彩晶莹变而不乱,纹如洒落的雪花,呈色十分美观,十分引人注目。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以万历时期的产品烧造最佳。
天蓝又称“粉彩天蓝”,其呈色比霁蓝浅,比洒蓝深,是一种色调柔和淡雅,宛如晴朗的苍穹之美,给人以宁静感的美感。以天蓝、白釉和金彩相配,可突出白釉的淡雅和金彩的耀眼,金彩衬托下,白釉就像蓝天似的显得更为醒目。
天蓝釉瓷器以康熙时期烧制为佳,造型有碗、盘、瓶、罐、花觚、花盆等。康熙天蓝瓷器的色彩蓝中微闪紫色,给人以沉着淡雅的美感。到了雍正时期,天蓝瓷器烧造仍保持康熙时期的风样,其色调比康熙时期更加淡雅优美,在雍乾时期天蓝釉瓷器上,还刻有“雍正年制”和“乾隆年制”的款识,可见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仍然沿袭清朝康熙时期的技术而烧造,其工艺水平依然不减。乾隆天蓝釉瓷器,釉色淡雅,呈色稳定,器表滋润,釉面光亮平滑,质感柔和。乾隆天蓝釉瓷器的造型比康熙时期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