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角钱背后是什么?
5毛钱背后的故事,得从1978年讲起。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一切物品都是由国家分配,劳动和收入都按照工分来计算,人们没有自由市场的概念。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没有人想到去倒卖东西赚钱。
那时候,大家的工作非常清闲,因为很多工厂都没有了订单(因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所以每天基本上就是工作几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在厂区里,有好多空余的厂房,车间里的机器也大多没有运作起来,只有几个看守的人。当时,我们厂有一个车间是生产电线的,主要原材料是铜和塑料,有一次我去那个车间玩的时候,看到有几个工人正在往外面运输塑料,我问他们干什么,他们说把废塑料卖掉。我很好奇,就问他卖了多少钱。他说十几块钱吧。那时候工资比较低,普遍也就几十块,能买很多东西了。我当时就想,如果把家里的旧电线扔掉,岂不就是把钱扔了嘛!真是浪费啊。于是当天晚上,我就把妈妈叫了过来,对她说,家里很多旧电线,拿过来给我弄掉。妈妈说,好啊,你要这些做什么呢。我说,我在路上想,如果把这些线捡回来卖掉,起码可以赚点钱。妈妈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回屋把一堆破旧的电线拿了过来。我对妈妈说,你把这些都剪碎吧,然后拿到废品回收站去卖。
第二天,妈妈拿着剪碎的破烂来到废品回收站,老板看了看说,这是废塑料,现在便宜,100块钱一斤。妈妈说,这么多才一斤呀!我听完后惊掉了下巴,原来如此之多只值100元,实在是太浪费了。后来,我妈又去了几次,把家里所有废旧的东西都变卖了。 后来,我又想到了一个方法,我把家里所有的铝制品都收集起来了,准备等爸爸回家给他一个惊喜——把这些东西加工一下,然后卖出钱来。
果然,父亲回来后非常高兴,他让我把东西拿出来给他看。我一一拿出了铝锅、铝饭盒、罐头瓶等等,最后父亲给了我200块钱,并告诉我,这些东西在市场可以买200块钱,但是不能给别人说,不然会被人笑话的。 就这样,我自己一个人闷声发大财了,而且没有任何人知道,真是开心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