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银元是什么样的?
在1912年到1927年间,国民政府先后发行了3 种银元,1元2元和5元的“开国纪念币”;1914 年发行的1元“弘历皇帝银币”;1916年发行的1元“袁大头”和1元“袁大头”(中华帝国袁世凯像),以及1918年和1920年发行的2元“袁大头”. 这些币上都有袁世凯的头像,所以民间都叫它“袁大头”。 “袁大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国三年(1914年)铸造的,俗称“粗发袁大头”,另一类是民国八年(1919年)铸造的,俗称“精发袁大头”。
因为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所以各派系都想控制货币流通,为自己筹款。而“袁大头”的材质好、制作精致,又统一了银本位制,深受老百姓喜爱。因此各派系就都大量印制,导致市面上“袁大头”数量很多,价格并不高。 不过这种钱是在天津铸造的,背面的英文字母有“ON”或“O”字样,这是英国造币公司印章的缩写。还有“TC”,代表天津铸币厂;还有一些是“HK”,香港铸币厂造的。有些“袁大头”表面有点痕迹,那是印刷钞票用的油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