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天津有哪些瓷庄?

姚依龙姚依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目前了解的有四个,分别是: 德聚成瓷庄(德兴成)、义聚成瓷庄、福瑞新瓷庄和公裕瓷庄。

1. 德聚成瓷庄,创始人张德兴,是当地有名的瓷器商人,有自家窑口,规模很大。他家卖的商品种类很多,除了碗盘之外,还有墨盒、烟嘴等小玩意儿,不过最多的还是盘子。他开的店铺叫“德兴成”,店址在法租界,在今和平路附近。据说他在自己的店铺和码头附近,修了好几座洋房,十分气派。 张家的后代一直经营这家瓷庄,到抗日战争爆发时,由张仁锡接管。后来日本侵略者为了供应军需,强令各大商家代做军用水壶。由于原料紧缺,日军要求用粗胎粉泥制作水壶,并在里面添加玻璃粉以提高强度。这种水壶外面一般都有标记,写着“天津造”或是“日制”。 “天津造”的字样指的是由天津的窑口烧制,“日制”的意思是用日本原材料生产的物品。 抗战胜利后,张仁锡将剩余的材料加工成各类生活器皿,继续销售。这些器皿上印着红颜色的“天津造”或“日制”字样,成为区分旧货和伪满产品的标志。

2. 义聚成瓷庄,老板叫王振义,以生产餐具为主,还有自家窑口。他的店铺地址在旧英租界的马可波罗街(今解放北路),规模也很大。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要求所有陶瓷业者按照军工产品的要求进行生产改造,为战争提供物资。义聚成的工厂按照规定增加了炉口,扩大了作坊,并采用水力发电,使产量大增。

当时,他们主要供应军用茶具、水杯等,外面都用白纸贴标,印有“义聚成磁器厂出品”以及“供军专用”等字样。 随着日本战败,义聚成生产的特种工艺也失去了市场。

3. 福瑞新瓷庄,老板朱福瑞,地址位于北马路(原东马路)。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主要是零售,卖的东西也都比较精致。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碗盘都是按套出售的,比如四块桌布配四把调羹,八块餐巾配八只筷子等等。

4. 公裕瓷庄,老板刘公裕,主要经营批发业务,兼营出口。他的店铺比较大,位置在法租界静安寺路(南京西路)上的金谷里。 刘公裕的后代还开办了一个工厂,专门仿制文物古玩,制作各种造型的古玩艺术品。 这个工厂使用的原料和工艺相当讲究,所用的石英砂都要经过60道筛选,泥料要沉淀足足半年才能使用。成品经过描金绘彩、两次烧窑而成。 因为质量好,这个车间出的产品一度供不应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