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叫中国是什么?
关于玉石之王——和田玉,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传玉皇大帝身边有一青鸟,非常受玉帝喜爱,但有一天却不见了,玉帝大怒,命人查找。原来青鸟飞到了人间,坠入一片湖泊之中,化为一块玉石,湖中有很多这种玉石,光彩夺目。玉帝得知后大喜,令青鸟重生,并将此湖命名为“碧玉池”,以后所生的青羽鸟都叫做“碧玉”。 这块神秘的碧玉池就在我们现在的新疆若羌县境内,而碧玉鸟也就是现在褐眼红尾鸲的别称,在若羌县城附近仍可看见。 “碧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是赞美秦晋之地(陕西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美玉的意思。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入侵时,所用玉材就来自若羌一带。
汉朝建立后,汉文帝为了讨好新娶的皇后,特意从若羌送去了2000斤上等好玉,作为见面礼。而汉武帝在位期间,也曾6次派使团到若羌采购宝玉。 这样一块美好的玉,中国人自然不会错过。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若羌的碧玉通过这条路运到了国内各地甚至海外。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和田玉”这个名字,它有个别称叫做“荆玉”(东汉书典称:“汉武西域得荆玉”),还有称做“淮玉”或“和玉”(《后汉书·南蛮传》:“永昌郡有铜山,产铜铅,其地多淮玉")。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田玉从中原地区向北迁移,开始进入新疆地区。唐代以后,“昆仑玉”的名字开始出现。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些美玉都来自昆仑山脉。
元明之后,“昆仑玉”被专门指代产自于新疆乌鲁克塔格山的白玉,而产自青海的软玉则被称为“新疆玉”。 清代乾隆年间,朝廷正式命名新疆和田地区的白玉为“和田玉”。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