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中国都有什么邮票?
新中国成立之初,邮政业务基本沿袭了旧中国的邮政制度,使用的邮票也是“新中国”的标识。1950年发行的纪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念邮票和2001年发行的2011-18J《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上,都能看到“新中国”的字样。
不过由于当时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在西南、中南等地先后建立了几个营业网点,因此也发行了几套地方性邮政营业凭证。但这套证件上均能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样。 (“中苏人民友谊”邮票)
随着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为了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1950年3月4日发行了一套装帧精美的特5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纪念邮票。主图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和张伯伦的肖像。背面印有“中国人民邮政”字样。
但是,这套邮票仅存在了10来天就因故停售,全部收回销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套“仅存于世”的特种邮票的市场价格却高达数万元。 这主要是因为这套邮票的票幅大小与众不同:其他邮票均为20×26毫米,而这套邮票则是22.5×33毫米,比目前的邮资普票还要大一些。
另外,该套邮票的图案还独具匠心地采用双面喷墨印刷,正面和背面的图像完全相同。如果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套只有两枚,实际上是一整套。 在设计制作上,该套邮票选用深蓝色的绒面纸,正面图案由北京邮票厂雕刻师孙传哲刻制,背面字由郭沫若题写。
整版套票为80枚,以20(元)的金额计算,仅印制费用就是4000多元,可见其印制之精良。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0年10月中旬,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全国各地掀起了拥军优属、捐献飞机大炮的热潮。为此,邮电部紧急调拨物资,加印“中国人民邮政”字样,于十月十七日发行了全套四枚的特7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卫和平”纪念邮票。
由于这一批次的邮票加印了“中国人民邮政”字样,因而与之前的“新中华邮政”有了明显的区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现“中国人民邮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