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哪里有钧瓷?

戈韶毅戈韶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钧瓷并非指单个瓷器品种,而是对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他四个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的代表性称谓;而且,这个称呼仅限于河南宝丰、汝阳、郏县和安阳县等四地所产的瓷器,至于为什么有“钧”字,还要从宋金时期的一支重要的制瓷生产中心——钧州说起。 公元1024年,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先后设置了两座钧州,一座在今禹州市区,另一座在今临汝县(即现在的汝阳县),两个地方都以产陶瓷器而闻名。

到金代的时候,由于战争的原因,一部分中原地区的人口开始向西北地区迁徙,其中就包括了擅长烧制瓷器的匠人。这些人先是来到了甘肃的泾源县,后来又在固原县建立了窑场,继续烧造瓷器。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工匠将原来的技术带到了西北,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里所生产的瓷器与南方的青白瓷迥异,呈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钧瓷”。

到了元代,中央政府为了巩固对西北地区统治,在这里设立了甘肃行省,辖境包括今天青海东部、宁夏及新疆等地。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发展当地畜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陶瓷业,在今天水市附近设司农司,专管陶瓷作坊,以供宫廷和使用。 随着元朝的统一,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钧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提高。到了明朝初期,钧瓷的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除了供宫廷使用之外,还作为赏赐品和外交活动中的礼物赠送给他的皇亲国戚或外国使节。

不过,到了明代中后期,北方的制瓷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南方各瓷场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逐渐取代了北方的许多瓷场,成为最主要的瓷器生产基地。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厂家延续着前人的技艺,从事钧瓷的烧制。

清乾隆年间,朝廷曾两次派人到禹州调查钧瓷的产地和窑址,但收获并不大,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窑口,只是找到了一些瓷片标本。根据记载,当时能制造的钧瓷颜色大概有三十多种,但是最为常见的还是以天青、豆绿二色为主。 近代以后,因为传统制瓷技术的流失,再加上陶瓷原料资源的紧张,能够制作钧瓷的厂矿已经不多。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钧瓷,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经过配料、搅拌、成形、焙烧等工序制造而成。虽然外观上跟以前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内在的品质却有继承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