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种翡翠中有棉絮吗?
有! 这是我在路边随手捡的,也就是市场上所谓的“砖头料”。因为太像砖头了,所以捡回去给小朋友当玩具。 这个东西刚买回来的时候,我是这样拍的。能看出来里面有白色的点状物质,当时没细看,以为是石头里面的杂质呢。 后来给朋友看,朋友说这是棉呀,你咋不早说!然后给我气乐了。。。 所以这是明显的冰种含有棉的感觉啊……不过密度肯定没有玻璃种的高。 这是把玩了几个月后的效果——棉部分已经不明显了,只有点痕迹,基本可以忽略。
其实,大多数的翡翠都有一定的“底感”——那就是指玉石基底的感觉,这个基底感觉就是玉石的“底子”,我们称之为“地张”。而“地张”是由很多结构组成:结晶组织(颗粒形状、大小、排列方式),晶体之间微裂纹(也叫“石纹”),晶体内部“云母片”,矿物包裹体等等。 而“棉”就是在“底感”中出现的白色或灰白色纤维状、团块状、条带状、云雾状等分布的不透明物质,它是致色离子或者其他金属离子进入翡翠形成后形成的。 在“底张”的结构中,石纹和矿物包裹体里一般都含有一滴或者几滴的矿物液滴,这些矿物液滴在岩石学里被称为“油脂状物质”或者是“透明薄膜”。
所以,从外观上,我们可以将这些油脂状物理解为“翠”,也可以将这些油脂状物理解为“水”,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水”,才会使我们的翡翠看起来更有灵动之感,更加鲜活。有“油润感”“亮泽感”“水头足”都是描述翡翠质感很好的词语。 当然除了“油润感”之外,还有“蜡感”、“胶质感”;除了“亮泽感”,还有“刺眼感”“贼光感”……但是我个人更喜欢天然质地的东西,所以觉得“蜡感”不如“油性”,“胶质”胜过“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