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翡翠带哪只手?
我是这样戴的,右手不戴饰品,左手戴。因为平时工作不佩戴首饰,只有休闲时或者晚上睡觉才会戴上,所以无所谓左右。 但我听说有种说法是右珠左佛。即右手戴珍珠,左手戴翡翠。因为大部分人习惯用右手做事,如果戴着手链之类的饰品,就会碍事。而左手用得不太频繁,所以建议左手上戴一些佛类、禅意类的饰品。我手上的手串就是戴的左手。
还有种说法是左珠右佛。即左手戴珍珠,右手戴翡翠。这种戴法跟上面刚好相反,主要是依据右手易损伤的原因,而将可能伤害到珠宝的粗重活全放在左手去做。当然这个说法没有那么严谨。 不过无论哪种说法,都只能作为参考,具体怎么戴都可以,只要不戴着珠宝做剧烈的活动或运动就可以了。毕竟我们买珠宝是为了点缀生活,提升气质,而不是来受罪的…… 还有一种特别酷的戴法,在金属链的一端或是尾端打个结,然后挂在脖子上,类似于“choker”的款式(图一)。这种戴法比较个性,也比较考验工艺。不过缺点就是夏天容易汗渍斑斑,冬季容易干裂脱皮。
玉器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拥有上万年的佩戴与文化历史,而翡翠传入我国也已经有了200多年的时间。很多佩戴翡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那就是应该将玉器戴在左手还是应该戴在右手?而其中的讲究也是十分的多,不同的玉器,不同的器型有着不同的佩戴手规定。
儒家学派认为玉有 “五德、九德或者十一德”,五德是孔圣人给玉定出来的道德标准,即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君子比德焉,玉之赤者,为符甲”。仁、义、智、勇、洁。也有九德说的是”玉有九德,亲,仁,义,智,信,毅、礼、勇、洁,君子比德于玉,折为君子也”,或十一德等等,这种概念把玉的理想道德人格化。把玉和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玉人格化了。所以儒家特别的尊玉、爱玉。现在人们说的君子比德于玉就是这么来的。
我国有3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玉文化概念及信仰,例如许多少数民族认为玉是吉祥物,佩戴玉可以避邪等。玉在民族宗教观念中是与人的本源和图腾观念互为一体的,是人的生命之魂。如果佩戴不当或被他人得到或掉下而遗失就会有灾祸降临,就会厄运、重病,甚至死亡。所以各族对玉的态度不仅仅是爱玉,而且是把玉看作是和人体同等重要的生命本源来看待,这种观念和信仰是十分的牢固。因此民族地区的女性多佩戴或在衣帽及首饰中加进小小的玉件。从上述的种种文化概念来看,把玉作为一种护身物,平安物和吉祥富贵的象征物是中华玉文化中的一个主导观念,这种文化一直影响和流传到今天。也形成了人们对玉的敬畏态度和爱玉心态,也增加了人们对玉的情感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