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处理翡翠什么样?

邰哲媛邰哲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当初也好奇了很久,特地查阅了大量资料,现在整理出来供楼主参考 首先要明确一点“未经过酸处理的翡翠”和“经受过酸处理的翡翠”的鉴定特征是不一样的! 前者具有“翠性”(俗称“苍蝇翅”)、后者没有; 前者的硬度是6.5~7,后者的硬度是6.5以下; 前者透明至半透明,后者不透明; 以上只是简单的总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接下来进入正题,怎么判断一件翡翠是否经过了酸处理呢?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1、结构:如果看到翡翠内部有晶粒状或者交织状的纤维结构,说明它是天然形成的,没被酸处理过 如果看到的翡翠内部结构模糊,呈粉末状或者冰裂纹状,那它被酸处理过,并且时间不长。 用强光电筒照射翡翠背面,天然翡翠会有透射光栅,而经酸处理的则有片状或团块状阴影。 这个方法不能作为唯一依据,需要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分析。

2、颜色:这里是指染色翡翠,也就是之前提到的B货C货 它们的颜色浮于表面,用玻璃刀刮划会掉色,也有部分会染进纹理中。天然的A货翡翠颜色附着于纤维上,不易脱落。 A货与B货颜色对照图 还有种老蓝灰花翡翠,也是人工染色的,但是与上述两种不同,它用的是酸性染色剂,浸泡在醋溶液里,用醋可以洗掉表面的色素,用高压灭菌法也可以使里面的染料脱色。不过,这种染色手法目前已经很少用了。 C货与D货颜色对照图 当然,有了这两个方面的依据还不够,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有的天然翡翠会因为矿物颗粒间缝隙比较大,看起来像被酸腐蚀了一样。

所以,看翡翠是不是经过酸处理还得要仔细辨认才行。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南彩韵南彩韵优质答主

高热高酸浸泡处理翡翠,又称为“B+C货”翡翠或“烧焦货”和“乱差货”翡翠。处理时将低劣的A货翡翠(主要指有裂隙、透明度差的翡翠)进行强酸浸泡去脏除裂,并注胶充填,使这些低劣翡翠看上去晶莹通透并具极佳的色形。用此法处理时其酸液一般为氢氟酸,强酸会强烈地、大面积地腐蚀翡翠,使翡翠中几乎所有的矿物均受到溶解破坏,原来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裂隙”扩大成在放大镜下就可以看到的裂隙。

放大检查时见,这种翡翠的颗粒表面粗糙,呈漫反射,具凹凸不平的“蜂窝状”凹坑及大量牵拉丝,与天然翡翠的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强酸的破坏,翡翠原有的结构在浸染处荡然无存,胶质浸染成团成缕。有时,浸染的胶质在裂隙附近甚至呈“放射状”分布。同时,利用强酸还可以对翡翠进行漂白处理,即腐蚀去翡翠中的杂质、外玷污色和“黄雾”、“红雾”等,使低劣的翡翠变得晶莹通透。用高热高酸浸泡处理后的翡翠(B货翡翠)其韧性降低,佩戴和保养时应注意避免受震荡或碰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