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翡翠如意?

闻一婷闻一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传统吉祥物,如意可谓是耳熟能详了。它以“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加上形态多样,款式美观,且兼具实用性,所以如意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装饰于室内或随身佩带,都能给予人一种美感和祝福。 随着玉石雕刻工艺的精进、材料的丰富以及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作用,翡翠如意这一玉雕作品更是独具神韵,气度非凡。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去看看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翡翠如意设计!

1. 福在眼前 这是一件巧夺天工的挂件,也是一件饱含吉祥寓意的作品——福在眼前。整件作品构思巧妙,线条流畅。两只蝙蝠展开双翅,翼角分明地环绕在玉器上方,仿佛要飞入人间,带来无尽的福气与好运。 而中间则是一块翠色莹润的宝石,象征幸福、富贵、平安、快乐和幸福美满的日子永不停息。

2. 吉庆有余 “吉庆有余”出自《尚书·洪范》中的“五福临门”,原指年节时令喜庆欢乐,后也用作新婚贺词表示吉祥幸福。这件“吉庆有余”作品的鱼和余字都与古代文字同源,因此书写时讲究垂尾,同时用细笔描边,显得工整细致,趣味盎然。而鱼儿游弋在珊瑚丛中,更显祥和喜气。

3. 大展宏图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上李邕》中的诗句,借大雁翱翔天空来暗喻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诗人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远大理想。这件“大展宏图”作品巧妙地运用大雁飞行的状态来呈现“大展宏图”的意境,极为新颖独到。

4. 事事如意 什么是人生的得意?什么又是人生的失意?这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释怀这些不如意,而把心中的如意保存起来。就像这件作品一样,以竹石为体,用写意手法画出枝叶茂盛、繁花似锦,再点缀以蝴蝶、蜜蜂,赋予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尽管世间有万千不如意,但是这天地之间还是有它的潇洒之处——花间小坐,茗茶一杯,得半日清闲,可抵人间十年。

5. 美意延年 这件作品以松柏、仙鹤、祥云组成,充满浓郁的东方韵味。而“美意延年”四个字取自汉代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原文是“天地之美意,延寿若南山”,意思是赞美泰山之景有使人生益寿延年的功效。 这件作品不仅是美好的祝愿,更是对天地之间大美不言的赞颂。

边享銮边享銮优质答主

之所以翡翠如意多见,主要因为“如意”一词,在我们中国人的认识中是一个象征吉祥、万事顺心的物件。在中国封建时代,“如意”的吉祥意思被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因此,如意被运用到许多的物件上,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翡翠如意了!

从“如意”的构造看,“如意”由“首”和“柄”两部分组成,“首”置于“柄”上端,通常呈曲线造型,取顺心遂意之美意。“柄”呈条形上大下小,一般等边等角,多弯成勾形,取取事必中,万事顺遂之意。“如意”形头,或做成灵芝、花、鸟、兽形,取吉祥、尊贵富贵之意。

其实“如意”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由手镯演化而来,为一种搔杖,柄端做成手指或云形,柄可插入带中,以方便搔痒止痒,故又称为“手杖”、“痒钩”。因其用来搔背止痒,当时称为“不求人”,寓万事如意,事事顺心之意。后来在封建时代,逐渐成为一种象征吉祥、万事遂心的宝物,从而成为一种工艺器件。

在唐代中期,“如意”就作为吉祥之物了。人们见到自己喜欢的贵重、精美的物品,就美其名曰某某如意。如指代玉器曰“翠如意”;指代瓷器曰“玉如意”;指代金银器曰“金如意”、“银如意”;指代珊瑚曰“红如意”等等,其形状和名称在当时已趋于定型和规范化了。

由于“如意”具有吉祥和喜庆的美好寓意,清代,民间用于婚礼装饰和装点喜堂,还用于装饰寺庙、王宫,成为一种具有装饰功能的吉祥物件。人们还将两把“如意”扣在一起,比喻鸳鸯,寓成双成对、白头偕老、美满幸福的吉利之意。“如意”还常被用作拜贺、婚嫁时的贵重礼品。清慈禧太后于公元一九○一年七月十三日发布懿旨,称庆亲王和李鸿章“殚心和议,甚著辛劳”(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赏“庆王三眼花翎、黄马褂一件、白玉如意一柄,赏军机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白玉如意一柄……”。玉如意的分量和价值,跃然可见。可见,“如意”在我国文化源渊流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