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上色翡翠?
谢邀~ 用大白话说,有色翡翠就是带颜色的翡翠。而色是指颜料,即附着在纤维上的色素,根据颜料的种类不同,可分为红色系、蓝色系、黄色系和紫色等颜色。 在所有颜色中,以红、橙、黄为暖色系,使人感到温暖亲切;蓝、绿、青为冷色系,使人感到清爽幽静。当然,色彩是没有温度的,感觉只是我们感受到的,实际上还是有的。 人们对于色彩的偏好是因人而异的。例如: 儿童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因而像橙色、红色的玩具比较受欢迎。 而老年人则比较偏爱青色、绿色,认为这些色调柔和、稳重。
性别差异也是存在的,一般来说,男性较偏爱蓝色、绿色,女性则更偏向粉色、大红。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到我们对颜色的偏好。例如:一位从小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长大后会偏爱的色调是明亮的,而生长在寒带地区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暗色的调。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中来—— 如何判断一个颜色是“上”还是“下”? 要判断一种颜色是在“上”还是在“下”,要从光源方向、颜料类型以及染色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 从光源方向来分 可以将色彩分为两种,分别是“光色调”和“影色调”。其中,由光线直接照射而产生的颜色属于光色调,它具有“冷”“艳”“鲜”的特点。 而被光线照射到物体后面所形成的阴影部分的颜色则是影色调,它的特点是“暖”“暗”“沉”。 根据以上对色调的划分,我们就可以判断一块玉石表面颜色到底是“上”还是“下”了。 举例来说明:如果一块玉表面被光线照射后形成的高亮区域的颜色是绿色的,而我们又知道绿色是影色调,那么这块玉表面的颜色就是“下”色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闷”色。反之,如果是光色调,那就是“上”色的。
2. 从颜料性质来分 我们已经得知,影响色彩效果的因素有光源和颜料两个。现在我们来聊聊颜料这方面。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色泽都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色基(也称着色剂),另一种是显色剂。二者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一切色彩。 比如:三原色中的红、蓝、绿色的色基分别叫做花青素(C30 H52 O4)、叶绿素(C58 H96 O26)、酪氨酸(C76 H102 O21 N);而显色剂则是各种金属离子。
依据二者的组合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色彩分为三类,分别是偶氮色(Azo color)、蒽醌色(Anthraquinone color)和酞菁色(Phthalocyanine color)。 大自然中很多的颜色都属于这三类不同的色彩体系。 根据颜料性质的分类,我们也可以轻松判断一块玉石表面颜色的“上”与“下”。
3. 从染色方法来分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东西都是没有色彩统一的标准的,如:树叶有青翠的、棕黄的……动物皮肤有雪白的、黝黑的……而岩石则是千姿百态、无所不有的。 但是,人类是具有高超的“配色”能力的,无论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所以,无论原状是怎样的,我们通过人工的手段都可以让这些无色的物质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人工染色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最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浸涂法和喷染色。
按照染色方法的分类,同样能够轻松区分一幅图案是“上"色还是“下”色。 小结: 有色宝石,因为有色彩的表达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此,鉴定工作者们常常用“看颜色”这一招数来鉴别真假。而这一招数的关键所在就是掌握“辨色”的技巧。 正所谓方法掌握了,细节分清楚,“辨色”就不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