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底子?
翡翠是玉石之王,价格昂贵,品质上乘,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很多人在初识翡翠的时候,对于其判断真假和品评好坏往往很难入手。 比如,经常看到行内人说“这个翡翠的底子不好”、或者“那个翡翠的底子很干净”等等。 那么,这种形容方法在鉴定翡翠真假的行话中,是不是正确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讲,用“底色”或“底子的颜色”来描述鉴定翡翠真假的做法是错的! 鉴定翡翠是否真的存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看,通过眼睛观察其真实存在。而用“底色”或“底子的颜色来描述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不准确。 用这样的说法,可能更合适一点: 比如,这块翡翠如果染了色,那染进来的颜色就位于其“底子上”(其实也就是表面)。如果没有染色,则不会出现颜色分布在其“底子上"的情况出现。
其次,用“底子”来形容一块翡翠的好坏也是不对的。 因为影响一块翡翠质量的因素很多,有种水、颜色、做工等,还分高端、中端及低端等不同档次。 而“底座”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已,并不能决定整体的优劣。 打个比方说明这个问题:影响翡翠品质的因素,就如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一样,有老人、有中年人和年轻人,还有孩子。而种水色工相当于家庭成员的各不同分工,各有职责,但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缺一不可。而“底色”则如一个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一样,是有高低之分的——社会地位高的成员相对较少,而“底色”好的翡翠,其质量必然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