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翡翠手镯水头?
“水头”是评价翡翠质地(通透度、水润程度)的关键词,但此词很模糊,没有量化的标准,不同行业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评判方法。 常见的判断方法有:
1.看透明度和的水润程度;
2.看光线在翡翠上聚集的“光晕”——即厚度均匀的玻璃光泽(强光下)或者油脂光泽(弱光下);
3.用指甲划弄表面,观察是否光滑无痕;
4.用手掂量,感觉是否有沉甸甸的实感;
5.用相关仪器测量。 我这里没有相关仪器,以上方法都只能作为初步的判断依据。真正要判断“水头”的好坏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看光线在翡翠上下移动时形成的轨迹能比较准确地判定“水头”的长短——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光晕”越厚,“水头”越长。
当然,影响“水头”的因素还有底色均匀程度(会影响光晕的厚度)、瑕疵含量等,都需要综合考量。 至于题主说到的“种老”还是“种新”其实和“水头”无关,应该是与“种”的定义相关。在这里我的理解是: “种新”——指新的矿体,晶粒排列松散,玻璃光泽不强(不是弱!)这种翡翠通常透明度差,质地粗糙。
而“种老”——是指老的矿体,经过无数岁月的风化,颗粒之间相互摩擦挤压,形成半透明的玻璃光泽。虽然肉眼看起来颜色相差不大,但是加工成成品之后就能明显感觉到新老种带来的区别了——“老种”细腻致密,抛光后可以保持很长时间光亮如新; 而“新品种”则很容易沾染油渍,不容易清洗,光泽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