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姓钱的画家吗?
我钱家,从南唐开始做官,传至宋朝已经做到宰相、文官群首的尊贵地位,所以当时有“清官钱”之称。 到了元代,我家开始以书画自娱,到明末清初发展成“江南画派”之首,但始终未脱离文人的范畴。 直到清朝中后期,我的后裔中有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弃文从武!他考进武举,成为了清朝第一位武状元,后来官至总兵。 然而他的后代之中仍然有人重振家风,续写了文人家族的辉煌。 我叫钱穆,字宾四。我的家族在明清时期居住于湖州府的钱家漾(今浙江湖州)。到了民国年间,我因历史研究享誉中外,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事实上,我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并终生未曾放弃。同时,我也继承着祖先的血脉和遗传。 我有一子一女,女儿钱昭华,儿子钱复。由于我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国学大师,所以我这个女儿从出生就受到了家族的重视。
解放前,曾有一套“江南三钱”的说法流传甚广:“钱玄同,钱穆,钱锺书。” 其中,“江南三钱”中的二钱指的就是我的弟弟钱锺书和我。我们两人一个是现代著名文学家,一个是当代知名历史学大家,是公认的文学泰斗和人杰。 但我这个人一生的命运和荣辱与儿子钱复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坚持留在大陆,因此遭到了国民党政府通缉。我四处流亡躲藏在成都的一个庙子里,过着如乞丐般的生活。而这时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钱复得知父亲的境遇后,毅然放弃学业回国参加建设。
因为父亲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穷鬼”——一辈子没置办过房产,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几张旧纸片睡觉——所以他听说儿子钱复要带妻儿回来看他时十分震惊,怕花钱。于是,他就让儿子把钱寄给他就行了。 但是钱复回来一看,父亲竟然住在破庙里!顿时泪流满面,赶紧把父亲接到宾馆里住下。然后为了养家糊口,他又开始了教书、讲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