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做假的?

弓霞茜弓霞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很难做假”和“容易做假”两个版本吧! 先说很难做假的那部分…… 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玉石,且行且珍惜~,各种玉里面,翡翠的知名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虽然我也没见过其它玉的宣传能比得上翡翠……) 于是乎,有很多不知名的玉石或者玉料,就被冠以翠的名义了。比如下面这张图片里的两种货色,在行业内都俗称“翡翠”,但实际上它们与翡翠毫无关系: 这种货色如果卖相不错的话,倒是可以当作工艺品卖掉;如果卖相太差,那就只能当作原料卖了——当然,作为原料卖的收益也是非常微薄的。 因为不是谁都会有兴趣去买一块没有多大价值的“翡翠”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能把上面这两种东西做成手镯、挂件之类,并且让外行人不仔细鉴别的话,那也算是一种成功了。但这样的话,成本肯定也是高的离谱了。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判别很多用其它玉石冒充的“翡翠”,就是测密度。一般来说如果是翡翠的话,密度都是在3.30-3.36之间,而上面两种货色的密度都是相当低的,不足3.0,可以明显感觉出来比重相差很大。 如果拿不准的话,可以用浸水法再确认一下,效果拔群。

说到这,可能会有很多朋友问了,到底什么样的翡翠才能以假乱真呢? 其实要完全做到以假乱真是很难的,因为无论怎么做都有可能留下破绽。但是如果用心一些,做得比较像的话,还是有可能骗过很多人的眼睛的。 就拿最常用的B货C货处理方式来说,由于处理的原理是将底色弄脏(染黑/染色),然后再漂白去黄,最后充胶优化,所以成品的颜色会显得非常不自然,灰暗无光泽,而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结构松散,颗粒感很强(这是由于腐蚀作用导致的结构疏松)。 但是!如果不用心的话,这么粗放的做工很容易露出马脚。比如说颜色分布不自然,种水不好(透度极低或者干干的),或者胶痕明显等等。

而如果我们把标准稍微放宽一些,把要求降低一些,那么做出来的假“翡”就相当厉害了。首先颜色上就可以做得跟天然翡翠差不了多少,其次结构细腻,种水清透,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了 (右图是在自然光下拍的,为了显得清楚一点把滤镜去了)

只要不做太过极端的处理,不去刻意破坏内部的结构,不强行填充过多的胶液,让优化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成品是完全有可能以假乱真的。毕竟这可是天然宝石啊~随便拿出一个来,它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一旦做了极致的处理,反而就会弄巧成拙。就像下面这个样子…… 除了做假的方式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买到手之后不要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否则很容易变干变丑。 尤其是那种刚买回来的新镯子,最好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每天换水,连泡几天后再拿到阳光下晒一晒,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养效果啦~

訾诗琛訾诗琛优质答主

1、染色处理翡翠

染色处理翡翠分为两种:一种是给颜色差的翡翠染色,使其颜色变得鲜艳后冒充翡翠,专门骗一些不懂行的外行人。这种染色的翡翠价格相对便宜;另一种是给浅绿色翡翠染色(多为暗绿色),使颜色更浓,冒充高档翡翠,专门骗一些稍微懂一点翡翠知识的人。这种染色翡翠价格较高,被骗人群以女性为主。

2、漂白处理翡翠

主要是针对带有黄、褐颜色的白底子翡翠,通过强酸浸泡漂白,去掉这些颜色,使其变得全绿,通常称为“黄龙玉”、“菠萝玉”。经过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翡翠内部结构变得疏松,佩戴一段时间后,表面呈灰白色,失去原有的光泽。

3、浸石蜡翡翠

将一些透明度和光泽度差的翡翠(如A货副货等)放入高温石蜡中浸泡,利用毛细作用使石蜡浸入翡翠裂隙和内部,以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光泽。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翡翠看起来与真翡翠非常相似,常用于仿制冰种和玻璃种翡翠。

4、假冒翡翠

假冒翡翠有两类:第一类是相似矿石,如水沫子、绿辉石、绿色碧玺等。第二类是玻璃和石料人工染色以及玻璃镀膜仿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