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毛货为什么油油的?
因为翡翠本身是油性宝石,内部结构是纤维交织状,而且颗粒很细(100倍以上放大才有粒度),所以肉眼看起来会感觉油腻润滑。 天然翡翠的“油”和“亮”都是自然现象,无法否认也无法改变。而人工处理的B+C货则是经过注胶、染色而成,虽然增加了透明度,但是颜色过于鲜艳且均匀,没有色根或者色根很淡。由于表面附着了一层树脂,所以在灯光下或者阳光下都会反光,看起来“油油亮亮”的。 B+C货的“亮”和“油”并非天然,而是添加物的作用。在选购时,若发现有这种“亮”或者“油”,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天然翡翠应是透明的,而人工处理过的翡翠应该是半透明或是不通透的。 用荧光灯照射,如果是天然的A货翡翠,不会看到什么明显的亮点;如果发现有绿色的荧光点,那很有可能就是B货或是C货。
对于品质较好的天然翡翠,用强光手电筒照射也能看见里面的翠纹,这些翠纹是天然纹理,十分清晰明快。 而假翡翠用强光一照,里面的花纹全是假的,看起来很模糊,不像天然翡翠那样清透。 C 货经过染色处理,颜色看上去非常均匀艳丽。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颜色并不是分布在晶体中,而是聚集在一个一个的小区域里。 在用光照射的时候,小区域的颜色会因为透明度的关系而在视觉上产生闪烁的现象,看起来好像镀上了一层 “膜”一样。而这 “膜”其实就是染料聚集成的小块儿。
毛料经过高压处理后,会出现比较“油”的感觉,同时,因为高压的原因,毛料表面很干燥,所以毛料的结构会比较紧,感觉很硬实,同时,它的颜色和底子看上去很协调。
第二,有些不法之徒将比较干的料浸泡在热胶水里,趁胶水热时紧紧将水分浸入料内,这样外表看上去也“油”而且绿色分布很均匀。这种料切割时,只要从裂隙处切开,就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干白色。
第三,有些品相欠佳,或者裂隙十分发育的料,将它放进很深很高的水池的底,用比较结实的铁丝拉上几天,由于水底压力很大,水分也会强行浸入玉料里,但这种料拿上来时还会很干,所以应放在潮湿点的地方放上几天,外表就会出水而显得很“油”了,但这种料,切割时,从裂隙处也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干白色。因为是用水强压进玉肉内,胶化深度不够,和第二种方法相比,玉肉内部干白色更多。
第四,还有一种方法,将料长期泡在水里,使水分缓慢浸入玉肉,但这种浸水时间长,而且进水不深不匀,所以效果最差,看上去比较“干”。
第五,将干裂多的料泡在“明油”里浸几个小时后捞起放干,这样,“明油”会像海绵一样浸入裂隙间,看上去也很“油”。这种料有经验的玉商一看就明白,因为它不是从玉肉内部出水,而是从外到内。
毛料毛货的鉴别是十分有实践性和技巧性的。在实际毛料买卖中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