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薇是书法家吗?

湛雨彤湛雨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的,姜老师不仅是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书法学家。下面我以三个“最”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吧! 最珍贵的礼物——《墨池碑林》 姜老师早年留学日本时,在东京帝大东方文化研究所攻读中国语文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川上英明。1952年姜老师获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两年,继续从事汉文字和古典文献的研究。其间,由于日本很多汉学界的前辈都对中国古代书法史有深入研究,所以姜老师有幸得以近距离拜读了日本无数珍贵典籍中的关于中国书法史的史料,其中包括国内早已遗失的宋代书论著作。这些难得一见的宝贵资料不仅大大开拓了姜老师的学术视野,更为姜老师日后撰写《简牍帛书合集》及撰写、编辑一系列有关中国书法史著述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日本东京大学所珍藏的汉籍中就有南宋鲍鉴撰写的《墨池碑林》(又称《书林碑志》),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我国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著名书法作品的著作。姜老师当年在日本求学时每日都能看到这本被誉为“日本三大古书”之一的珍品,可以说是朝夕相伴。

1978 年春,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开始编纂大型古籍丛书《古写本唐诗辑佚》。该书辑录唐代绝句、律诗和古诗共三千首,缺字处用符号标注,供学者校对使用。由于唐五代时期的书写材料和字体与宋朝有所不同,所以这套古籍的校勘工作需要同时采用古今两种文字进行。鉴于这方面的专家多集中在北大等北方高校和研究所,而南方则少有此类人才,因此负责编校此书的北京大学聘请了包括姜老师在内的多位南方著名学者参与编纂。

国家图书馆后来将这部浩繁的《古写本唐诗辑佚》影印出版发行,并赠予各相关研究机构。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姜老师不仅亲自校阅了全部书稿,还撰写了长达十万余字的《校勘记》。这是目前唯一一部较为完全的唐代诗集校勘记。姜老师还参与了另一部编纂工程——《全宋诗》,担任宋诗部分的主要编校者。这两部巨著的问世奠定了姜老师在当代中国古籍整理学界数一数二的学术地位。 最可爱的学生——林散之 林散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他曾经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受业于黄宾虹学习山水画,是当代书法界“金陵三老”之一。林散之少年时代曾做过放牛娃,童年饱受饥饿之苦,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解放前夕,林散之曾在一家粮店做营业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数大米,为此他还给这家粮店写下了“粒粒皆辛苦”的条幅以示自励。

后来林散之的书法逐渐有名,开始走上职业书法家之路,靠书法卖字画养活家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散之的书法受到“文革”的影响,一度跌入低谷。这个时候林散之却得到了姜老师和其弟子王振宁的关注和帮助。 当时林散之已是花甲之年,为了鼓励林散之坚持创作,不荒废笔墨,姜老师特意为林散之作了一个长长的劝勉词,并取了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惜纸语”——意为爱惜纸张,少说话。 姜老师还多次邀请林散之到北京访问,交流书法。1980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全国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筹备组成员;次年又任江苏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3年,林散之以书画家身份受邀赴日展出并讲学,受到日本文化艺术界的广泛赞誉。

最让人佩服的学生——王振宁 王振宁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学家,他是姜师母姚敏学的研究生,也是姜老师最早培养的博士之一。王振宁的学术功底深厚,人品学识俱佳,深受师生们喜爱。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研究及古代文字学、音韵学的研究,成果丰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