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福豆什么年间?

莘韦子莘韦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豆”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字,含义丰富而多样——“豆”可以代指粮食作物,也可以指代豆制品、豆科植物或像豆子形状的东西。但是在古代汉语里这个字出现频率却不算高,用法也比较单一,通常是指豆类蔬菜如扁豆和豌豆等;把它用来指稻谷、小麦之类的谷物则是借“度”的字形表意,因为古文字中的“豆”字形似倒写的“度”,所以有“豆”字而无“度”字的古籍往往需要根据文义加以校正。可见,“豆”在古代并不常用于表示“玉石”之义。 那么,“翡”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字典一般把“翡”解释为红色,这似乎是因为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诗中“浣花洗玉春溪中,碧玉今日为妃宫”一句中的“翡”字注以“fěi红玉”之义;然而,这里的“翡”显然应该读作“fēi”,它指的就是现在常说的“绯”,古文字中多写作“斐”,本义是红色丝织品,引申指“红色”。不过,虽然这种解释能说得通,却有一个问题:“翡”字在明代之前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指红色的玉,为何到了明代开始反而可以指红色的石了呢?比如明代朱载堉所著的《乐律全书·黄钟调曲谱》中就有“赤石翡荧”的说法,这里把赤色的石头染成红色以示尊荣。这种情况一直到清代仍可见到,比如康熙年间张廷玉等人撰写的《明史·乐志十五》就提到“五色玉,谓青碧黄白红翡(赤)绿”,其中“红翡”显然是红色的意思。因此我认为,“翡”的古义其实是红色。

最后,“翠”又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字典里“翠”的解释大多是绿色的玉——其实这是一种泛称,绿色只是“翠”的一种常见颜色,而且并不是唯一的颜色。在汉代,“翠”指青绿色的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翠,青绿也”,这就是所谓的“翠”;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金石部》中则记载“翠,石次玉者也……其色既绿且翠……”这是绿色的“翠”。“翠”还有黑色、蓝色甚至是紫色等的异端,只不过不那么常见罢了。 所以“翡”“翠”“豆”这三字组合在一起时,“豆”应作“菽(谷子)”的解释,即“粟米(粘谷子)”之意。这样的组合在唐代杜甫的《遣兴五首》之一中有最好的体现——“肥鱼细柳旋烹煮,嫩箨香茅即宴餐。饭糯酒篘(酿酒用的竹篾编的筐子)炊饼薄,蒸酥酪粒小锅煎。鲈鱼新鲙玉筯(筷子)饱,蒌蒿满地豌豆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