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自在观音怎么描述?

融文旭融文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无碍”也写作“无为”、“无妨”。《庄子·大宗师》:“故夫知道者,法自然而已……至矣。”成玄英疏:“无所障碍,谓之‘无碍’。” 2,“解脱”即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之意。佛教用以表示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品》:“佛子住持,解脱无尽。”唐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第一卷:“外道异学,数拟难之,而不能解,叹莫能知,所谓‘解脱’者也。”

3,“自在”与“解脱”义近,都是指没有任何身心束缚的状态。《般若波罗蜜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法华经·方便品》:“是名比丘不碍不净,不受烦恼,名之为‘自在’” 这几个词的意思很接近,可以通用,但仔细体会,还是有区别的。“自在”“无碍”“解脱”强调的都是超越一切约束而获得的自由状态;“无畏”“无有恐怖”指的是这种自由在身心上的体现:心中无牵挂,没有恐惧感,如同大无畏的英雄一样。 “自在”是相对“他主”而言的,强调自主自决;“无碍”和“解脱”相对而言,前者侧重消除一切障碍,后者侧重摆脱束缚;而“无畏”“无有恐怖”是“自在”“无碍”“解脱”等概念的具体体现。

总结:“自在菩萨”就是达到了“无碍”(无障碍)和“解脱”(不束缚)的最高境界的大菩萨,这样的菩萨心中没有烦恼,也没有恐惧感,所以“无有恐怖”,也就是对任何现象都不再执着,不会认为这些现象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或者欢乐,因此内心处于一种祥和安静的状态之中。这样的人当然是幸福的!

能漫娜能漫娜优质答主

观音为梵文Avalokitesvara的译音,亦译作"光世音"、"观世音"、"观音声"等,意为"观察世间声音"。观音菩萨深受我国百姓的喜爱,因此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传说,观音菩萨是家喻户晓的神仙。自在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一种形象之一。

自在观音,观音右手捻着衣缘,左手当胸持着净瓶,瓶中插着杨柳枝条,取西王母瑶池甘露而浇遍大地,普救众生解脱痛苦之意。观音身后的云朵后,隐现一位力士,双手合十,恭谨而立。观音菩萨的这种造型,多见于宋、辽时期。明清时期传入东南亚,多见于东南亚某些国家。

在佛教的造像上有多品观音像,观音菩萨的造像也是非常的多,其中自在观音菩萨像也是比较多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因此中国的观音像,大多已经中国化了。人们也习惯在观音菩萨名称前加上"观世音"而非原名"观世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