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禇体书法家有哪些?
当代的褚体,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原因很简单,因为褚体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现在所谓的“当代”,已经是21世纪了。 而褚体出现于改革开放前,也就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便利,人们还没有那么强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虽然那时候物价是很低的,但大部分人还是不会为书法花钱的)。那个年代买字帖,基本上都是去书店或者报刊亭。而书店、报刊亭售卖的字帖,一般都是成批量进的册子,很少有单个的字帖。能像现在这样,单独字贴字贴的字帖,基本不存在。 所以,那个时代学写字帖,能够接触到的字体是非常有限的。
同时,由于印刷技术的原因,当时的字贴,都是黑白的。所以,即便你很喜欢某个字体,也只能接受黑白单色的形式,无法看到该字体创作的原貌。比如你最喜欢的是王羲之的字,但那个时候能找到的王羲之的字帖,几乎都是黑白的《圣教序》,或者是黑白的《兰亭序》。即便是号称最接近原貌的赵孟頫书风的字,也不是原貌——赵的墨迹本,现在也有好多可以见到的,但是,那是经过几百年的传拓,每次传到后世,都要经手无数人,早已经不是赵的原行了。
在那个时代,无论什么人,只要肯下功夫,都是有希望把字弄漂亮一些的。 毕竟,可选的范围实在是太窄了。 如果你很幸运,你也许可以赶上书店进一批新字帖,或许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或许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不管是什么,总归是古代名家的法帖。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你要想买到这样的字贴,就只有去问书店有没有新的字帖到——如果有,你可以挑着走运,如果没,只能等着。总之,机会是很难得,也很宝贵的。
后来有了互联网后,一切都改变了。网上有很多资源,你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看你喜欢看的字。只要你耐心搜索,总会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