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定翡翠的好坏?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外行了…… 判定东西的价值,首先要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比如一块石头,从矿里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这样子? (图)在原始矿脉中,翡翠的原生姿态 那如果我们要买这样的一个原石,那么要判断它值不值得收购、值不值的下手,要不要切开来看里面的种水色,就要看切出来的样子能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了——比如下面这样: (图)切石机切出来的薄片,经过打磨抛光,可以得到手镯芯 上面这块石头,如果是做成品手镯的话,可能最多只能取到3-4个手镯,也就是6-8片薄片,如果片厚度能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且颜色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瑕疵(小黑点、裂纹等等),那么这手镯芯做成首饰之后,价值就相当不错了。但是如果片中色彩分布严重不均,绿色聚集成一大块,白色区域又特别少,那么尽管可以取出不少手镯,但是制作出来的成品效果就会打很多折扣。
当然,有的朋友可能会选择把手镯芯再切一下,用第二刀换一个更好的位置,重新切出的片料如果满足刚才的条件,那么做出来的首饰效果就是很好了,如果还是达不到条件,那么就只有继续切下去,直到切出符合要求的片料为止。也就是说,我们事先对原料的要求越严格,那么最后加工出来的成品的档次也会相应提高。 而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其优越之处就是在于颜色的多样性和可塑性。除了纯白色以外,其他颜色都可以找到,而各种颜色又可以互相融合,逐渐过渡,形成极其丰富的色调变化。
只要了解这些知识,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就不至于被坑。 另外补充一点:一般来讲,天然形成的玉石都会含有一定的杂质和内部结构,这点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人工处理的玉,比如酸洗、充胶等,由于破坏了原有的结构,表面会显得非常光滑,看起来亮晶晶的,像玻璃一样,虽然也有色,但整体感觉缺乏灵气。而且,由于处理过程使用了化学药品,或多或少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所以,买天然未处理的玉才是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