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有没有翡翠?

仰馨依仰馨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而且历史悠久! 翡翠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只是把翡翠作为装饰品或雕刻成首饰、图腾等,没有任何的商业性质。到了商周时期,南方的滇人用翡翠向中原王朝进贡,并用来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有记载:“沃之野,凤鸟之卵是处。”这里的凤鸟之卵实际上指的就是翡翠。

秦灭岭南后,设立了桂林郡,开始采集翡翠,并把采得的翡翠献给秦始皇,以彰显帝王之功。汉武帝时,又增置了合浦郡,以便于采集更多的翡翠,并将它们制作成饰物,以示尊贵。据传,汉元帝的皇后王昭君出嫁匈奴时,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和重视,就赐给了昭君一颗珍贵的翡翠璧。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的南中地区(今云南省昭通市)出产的翡翠进贡到中原地带,并在洛阳等地开设翡翠矿场,由官府直接控制开采。同时,由于南北分裂,经济中心位于江南地区,便产生了“南珠比北珠贵”的说法,其中的南珠其实就是指产自云南的翡翠。 唐朝时期,南方的蛮夷之地依然盛产翡翠,并且因为唐朝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南方的珍奇异宝都能顺利进入中原,因此民间也能见到很多翡翠器。不过,此时朝廷依然掌握着翡翠的开采权,严禁私自开采。

宋朝以后,云南地区开始出现私挖滥采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品质较好的老坑种翡翠逐渐匮乏。元朝建立了统治之后,继续沿用前朝的旧制,由官府统一开采翡翠,并且将其纳入了官方税收范畴。元朝时政府已经将翡翠视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了。 明朝初年,朝廷仍然掌控着翡翠的开采,并且由云南布政司负责征税。到了晚期,宦官当道,太监们利用权势大肆掠夺百姓财产,就连皇室成员也不放过,更别说是普通的玉石了。于是,翡翠矿场迅速衰落,质量较好的翡翠资源也逐渐枯竭。

清朝建立后,继续沿袭明朝旧制,由云南的地方官员负责征收翡翠税款。清中晚期以后,西方国家开始强大起来,并不断入侵中国边疆地区。1875 年,法国军队侵入越南北部,并将那里变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同年,英国发动了两次缅甸战争,并占领掸邦高原大部分地区,进而控制了缅语族各国的玉石贸易。

这些战乱引起了玉市的动荡不安,好的翠料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云南发生武备饥荒,社会动荡,导致入不敷出的清廷只好再次动用皇家御窖中珍藏的翡翠原料,以补充经费的不足。 清末民初,一些富裕的家庭开始自制翡翠饰品,诸如手镯、戒指、耳环等,而玉质较差的则会被加工成烟嘴、玩件等。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使用翡翠制品了,甚至有人刻意去寻找那些用料较差的“废料”来雕刻成件。

周益根周益根优质答主

翡翠自古即受到东西方的共同喜爱,然而因为缅甸长期以来在政治上和历史上与中国的紧密联系,以及中国人自身喜爱翡翠,因此在历史上,中国人大量开采、购买和收藏翡翠。

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受战乱影响缅甸关闭了长达10年之久的玉石矿。等到矿产再次开采之时,国际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缅甸政府也对翡翠交易加强了控制。所以在二战之后,欧美市场上的翡翠交易量渐渐减少了,虽然在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人对彩色宝石的兴趣越来越浓,然而翡翠这种东方之玉却难以再次进入他们的视野。

虽然国外也有翡翠的出产,但是其数量很少而且其质量也很难与中国及缅甸人手中所持的翡翠相媲美。也正因此,虽然在西方国家依然可见翡翠首饰的踪影,但是他们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与东方国家相比。

总而言之,尽管如今翡翠正在再一次席卷西方市场,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在西方国家仍将是一种比较小众的玉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